...昆曲飘香!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沉浸式艺术体验...
10月24日,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的六年级学生们迎来了一场艺术盛宴——“昆音雅赏”沉浸式艺术体验课堂。此次活动由苏州市艺术学校精心筹备,旨在通过昆曲这一古老戏曲剧种,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当天下午,校园内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氛围。在主持人的热情开场下,学生们满怀期待地迎来了第一出昆曲表演——...
这千年前的艺术,怎么就突然征服了年轻人?
也正是由青春版《牡丹亭》带动的昆曲复兴起始,苏剧、评弹与昆曲一道,作为苏州戏曲艺术三宝,一起通过艺术形式的创新,在青年人中间兴盛了起来。曾有人担心,经历那么多劫难和变迁,传统戏曲会断绝,彻底走进博物馆,但是你看,并没有,真正优美的东西自有其绵长而坚韧的生命力。其中蕴含的精致、高雅、新意,正表达着...
从师徒传承到职业戏班,昆曲艺术从民间走向大雅之堂的曲折历程
作为古老的艺术,它为新生者提供了很好的营养。它自身有着极高的行业标准,其他曲目在前者的滋养之下,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得到不错的效果,这完全得益于昆曲在前期所历经的各种磨难和成长。四、结语:艺术的魅力在于能打破社会的壁垒,让来自各地方的人们更好地交流起来,昆曲就是这样,不同身份的观众,在它面前是平等...
江苏苏州昆剧院赓续传统、培养人才、创排新作 古老的昆曲绽放新的...
在《牡丹亭》中,杜丽娘16岁,柳梦梅18岁。时任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说:“要用青春的演员演绎一个青春故事,培养一批青春观众,让古老的昆曲艺术重焕青春光彩”。青年演员与青年观众更能产生共鸣,昆曲的未来更需要年轻的血液。也正因此,这出戏被定名为青春版《牡丹亭》。传统与创新的尺度在哪里?哪些要坚持,哪...
人民日报|江苏苏州:古老的昆曲绽放新的华彩
昆剧是中国雅文化的集大成者,将诗、乐、歌、舞、戏熔于一炉,“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婉转悠扬,经久传唱。有这样一部昆曲,20年来常演常新、好评不断,它就是青春版《牡丹亭》。从上世纪20年代的昆曲传习所,到如今在原址建起的苏州昆剧院,一代代昆曲人薪火相传,让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拥抱时代中不断绽放华彩。
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第五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第四届中国非...
董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暨第五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将于今年6月29日至7月7日在昆曲发祥地苏州隆重举行(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全国7个昆曲院团和有关地方戏曲院团、戏曲院校和来自台湾和香港地区的昆曲团等单位将演出25台优秀昆曲剧目。期间,还将举办“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
苏州昆曲:百戏之祖
昆曲又称为“昆腔”“昆山腔”,起源于苏州昆山,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型戏曲剧种之一,已有600余年历史,堪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自14世纪形成后,昆曲又经杰出戏曲音乐家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形成了南北曲融为一体的“水磨调”,并首次用于演唱梁辰鱼的传奇剧本《浣纱记》。从明代中叶开始,昆曲传奇风靡大江南北...
苏州博物馆|非梦:一次人工智能与昆曲的虚实对唱
《牡丹亭》由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创作,是昆曲艺术的代表之一,而苏州作为昆曲的发源地,经常上演这一经典剧目,除了传统舞台、更有园林实景等版本被陆续开发与巡演,让昆曲文化在技术媒介不断发展的时代下持续焕发新彩。而《非梦》则是一次将昆曲、数字艺术和人工智能融合的实验性创作,也是一次对传统曲艺文化、苏州园林美学、...
传统非遗焕新生 第九届昆剧艺术节4月28日在苏州启幕
交汇点讯昆曲被誉为“百戏之师”,发源于苏州昆山,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今天(4月19日),记者从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盛会将于4月28日至5月4日在苏州举办,汇聚全国八大昆剧院团,精心遴选了16台优秀昆剧大戏和折子戏组台参演。
“梅花奖”得主施夏明:直到90年代末,苏州当地了解昆曲的人都很少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施夏明回忆,直到90年代末苏州当地了解昆曲的人都寥寥。1998年,刚小学毕业的他被江苏省昆剧院著名旦角表演艺术家胡锦芳看中。施夏明的父母是戏剧迷,黄梅戏、越剧、豫剧、京剧都听,但从未听过昆曲,因此不同意把孩子送到江苏省戏剧学校学习昆曲。胡锦芳第二年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