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李可染的绘画,独标新韵,奇趣洋溢,不可一世!
1947年李可染在北平举行首次个人画展,徐悲鸿先生为画展写序,品评其绘画“独标新韵”、“奇趣洋溢,不可一世,笔歌墨舞,遂罕先例”。在探讨徐悲鸿先生为李可染画展撰写的序言时,我们不得不穿越回那个风云变幻、艺术探索与革新并蓄的年代,去细细品味那段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光芒的艺术篇章。徐悲鸿先生以“独标新韵...
来啦!家门口的艺术展!
据悉,此次画展是运河艺术公园焕新以来举办的第二次“悲鸿”主题展,去年12月,悲鸿艺术客厅落户运河艺术公园,将悲鸿先生的作品和悲鸿精神带回家乡,并成功举办“往来千载——徐悲鸿艺术无锡特展”,展出30余幅真迹作品,在为期4个月的展览期间,有2万余人走进展厅,近距离感受徐悲鸿绘画艺术的魅力,璀璨的艺术之光,照亮...
徐悲鸿和林风眠艺术主张之异同和影响(上)
徐悲鸿则不同,他的艺术是有围墙的,他要改良、发展中国画。他强调的是“中国画”。他说:“我学西画就是为了发展国画。”(蒋兆和,《患难之交,画坛之师》,《徐悲鸿——回忆徐悲鸿专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第142页。又见卢开祥,《为了祖国的美术事业——忆徐悲鸿先生》,《徐悲鸿——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
艺术大师徐悲鸿与齐白石的忘年交
齐白石与徐悲鸿,一位是传统中国画大师,一位是用西方绘画改造中国绘画的推动者,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开宗立派的两位艺术大家,他们虽然年龄相差32岁,但一见如故。两人交往数十年,直至1953年徐悲鸿突发脑出血辞世,他们用真挚的感情谱写了一段艺坛佳话。他们因共同的艺术旨趣、创新精神和风骨节操成为一生的挚友、忘...
“为人生而艺术” | 徐悲鸿先生弟子——冯法祀
“为人生而艺术”|徐悲鸿先生弟子——冯法祀冯法祀(1914.5.14-2009.7.16),别名骆风,安徽庐江人,现当代著名油画家。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顾问、徐悲鸿国际艺术研究会名誉主席,徐悲鸿艺术学院首席顾问。冯法祀19岁那年(193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受业于徐悲鸿、颜...
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从“行云流墨”特展感受近代中国绘画...
展览分为九大展区,囊括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张大千、溥儒、傅抱石、谢稚柳、常玉、潘玉良、赵无极等36位名家的艺术珍品,结合珍贵影像及文献,以20世纪中国绘画发展轨迹为线索展开(www.e993.com)2024年11月16日。20世纪初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大幕,一批有志于艺术创新的中国艺术家奔赴海外学习西洋绘画。同时活跃在...
也说“京派”——从中华艺术宫绘画研究展说起
若不从地域文化,而是从“画派”的风格学角度去研究“京派”包括“海派”,我们的主题就成了“金城绘画与上海、北京的关系”、“徐悲鸿艺术与上海、北京的关系”、“齐白石绘画与海派的关系”……就无法实质性地认识“海派”与“京派”。因而,不理解“海派”,也不可能理解“京派”所以成其为京派,反之亦然。我们的...
大道通衢——王伯敏绘画艺术的正大气象
中华文明自汉唐以来中正至大、君子堂堂的正大气象,如洪钟大吕一般,成为这个民族的审美标杆和精神高度。王伯敏先生一生的艺术实践,正是在这种正大气象的呼应和召唤下,成为其文化精神的支柱,并且在他的绘画艺术中尽情渲淌。“大朴天真、万境从容”,是他晚年绘画的真面目。
也说“京派”——从中华艺术宫绘画研究展说起_凤凰网
若不从地域文化,而是从“画派”的风格学角度去研究“京派”包括“海派”,我们的主题就成了“金城绘画与上海、北京的关系”、“徐悲鸿艺术与上海、北京的关系”、“齐白石绘画与海派的关系”……就无法实质性地认识“海派”与“京派”。因而,不理解“海派”,也不可能理解“京派”所以成其为京派,反之亦然。我们的...
悲鸿艺术客厅:点亮城市之光,汇聚人文盛宴
5月18日下午,来自华虹集团的科技工作者们走进运河艺术公园悲鸿艺术客厅,参观“往来千载——徐悲鸿无锡艺术特展”,沉浸式体验了一场艺术的盛宴。在深入了解徐悲鸿大师的生平与作品时,两款融合传统艺术精髓与现代科技创新的独特产品“悲鸿—AI绘画”与“悲鸿—天马行空”令参观者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