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测——我国持续前进中
然而,从火星取样返回的难点不仅是发射,整个任务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突破火星表面采样、起飞上升、环绕火星交汇、行星保护等关键技术,为未来火星持续探测和应用打下前期的技术储备。刘继忠介绍,天问三号作为我国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确立生命痕迹探寻为第一科学目标,火星上是否存在或曾经存在过生命是国际重大科学热点问题,...
火星探测 人类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
为保障火星环绕器在途中及环火星轨道飞行过程中环境温度稳定,环绕器采用了高效率热回路循环与高温防护热控技术,解决了火星环绕器多工况复杂外热流控温、环火星轨道极端低温控温、近火星重力捕获高温热防护及大部件高精度控温等技术难题。为保证进入火星的过程中,要利用大气减速过程中的结构安全性,进入器设计了具有超轻特...
首次发布火星全球图,中国航天展示“星辰大海”计划
在24日上午举行的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本次发布的影像图为彩色,包括按照制图标准分别制作的火星东西半球正射投影图(右图)、鲁宾逊投影图和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图,空间分辨率为76米,将为开展火星探测工程和火星科学研究提供质量更好的...
火星的秘密又将揭开了!人类为何对火星探索情有独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隔岸观“火”,而是利用探测器等科技手段,将触角伸向了火星表面。1965年,美国的“水手4号”成为人类第一个成功飞越火星的探测器,它传回了第一张火星表面的照片。与人们想象的景象不同,真实的火星上遍布陨石坑,毫无生机,一片死寂。一系列的探测任务发现了更多证据,打消...
中国科研人员证实利用火星壤制备纤维材料的可行性
科研人员此前开发的火星壤原位利用技术通常集中在单相(或均相)结构的材料上,这些材料可能在某些性能上存在缺陷,无法满足火星基地建设的综合需求。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高性能增强体材料。理想选择之一便是复合材料。“虽然目前没有真实火星壤样品,但通过历次火星探测计划中对火星壤成分的分析,发现其组成成分与地球...
“新火星地图”揭示火星表面下隐藏的“结构”丨科技观察
“马奎斯”任务又称作火星量子重力任务,该任务旨在利用分别为月球和地球上的“圣杯”和“优美”等任务开发的技术,详细绘制火星重力场图(www.e993.com)2024年11月12日。中国深空探测任务还在进行9月5日,在安徽黄山召开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主论坛上,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宣布,天问三号任务以生命痕迹探寻为第一科学目标,计划在...
核动力技术:加速人类登陆火星的征程
实现核动力载人火星探测快速往返的重要意义核动力载人火星快速往返,是实现人类首次登陆火星、地火航班化运输、火星移民的重要基础。以核动力载人火星快速往返技术作为开发空间先进动力的重要载体,将改变现有化学推进比冲低的技术现状,在空间高比冲大推力核热推进、长寿命高效率核电推进等方面取得突破,大幅提高进出空间、空间...
我国计划 2030 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技术基础已具备
国家航天局指出,未来10-15年,我国还将开展火星采样、小行星采样、木星、天王星等行星探测。后续,我国探测器还将前往太阳系边缘进行科学探测。嫦娥六号(2025年前后发射):实施月球极区着陆并采样返回验证月基导引高精度着陆技术。嫦娥七号(2026年前后发射):对月球极区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进行综合探测...
一图了解飞天“胖五”:为未来探月工程及火星探测任务铺好路
郭文彬摄本次任务的成功,意味着我国具备发射更重的航天器或将航天器送向更远的深空的能力,是实现未来探月工程三期、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实践二十号卫星是地球同步轨道新技术验证卫星,将验证东方红五号新一代大型卫星平台关键技术,并实施多项新技术验证工作...
美国探测器拍到火星上大树?天文学家证实照片真实性!
我们必须了解,探测器在火星上拍到的“大树”并不是真正的植物。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光学幻象,源自于探测器拍摄照片时的光线反射和阴影效应。在特定的条件下,地面上的岩石或其他物体可能会在照片中呈现出类似树木的形状,这并非罕见。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在火星上看到这样的幻象呢?这涉及到照片拍摄时的技术细节。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