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五四 | 陈独秀: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青年
五四运动105年的今天,我们想重新读读五四运动主力陈独秀昔日为《新青年》写的发刊词。在一个迫切需要变革的时代里,这篇文章洋溢着陈独秀对青年的殷殷期许,让懵懂的青年们“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日日是好日,便是青春。陈独秀:敬告青年文/...
美国版五四运动?网传在美国各高校,陈独秀的《新青年》被学生疯传
不得不说,美国学生们今天的行为,越来越像100多年前在我国进行的五四运动了。甚至在外网有人称:陈独秀的《新青年》在美国各高校疯传!网传图片显示,在“疯传”的两版本《新青年》上,还印有哥伦比亚大学觉醒与巴黎政治学院之春的字样,不过细看的话,更像是PS上去的。所以曾是中国五四运动号角的《新青年》,是否在...
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建党先驱的情感世界
第一次是欢迎陈独秀出狱。1919年9月16日,在经受了98天的北洋政府牢狱之灾后,陈独秀被保释出狱。对于出狱之人,人们往往避之唯恐不及,但李大钊却义重如山,冒着巨大风险,在《晨报》《新青年》等多处报刊公开发表其《欢迎独秀出狱》长诗,情真意切地欢迎陈独秀出狱。第二次是护送陈独秀出京。1920年2月初...
叶新:“五四”已经105年,记忆“新青年”钱玄同
《Esperanto》针对的是陶孟和给陈独秀写的信,发表在《新青年》第三卷第6期的“通信”栏,因为其“对于玄同提倡Esperanto加以驳难”。“答李锡余信”即《四声》,是他对学生李锡余1917年12月2日来信的回信。截至本日,《新青年》第四卷第2期的全部收稿和编辑工作业已完成,因此次日日记载有“午后三时半访半农,...
风云际会的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 - 启明晨星--党史-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胡适自己也没想到,陈独秀“以老革命党人的气势”,号召反对旧文学、旧道德、旧传统,把不温不火的“文学改良”变成风风火火的“文学革命”。26岁的胡适人还在大洋彼岸,在国内就已经成了众所周知的文学革命急先锋。《新青年》“朋友圈”时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教授的钱玄同读了胡适的文章,“极为佩服”。他给...
百年前陈独秀提出“新青年的六条标准”,今天新一代青年的标准应该...
第四是远志,远大的志向(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尤其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更加需要有远大的志向,我们要在科学技术方面攀登新的高峰,同时在社会发展方面要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以,我们要有志向,为社会、为人民、为整个人类的进步多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勤奋、好奇、渐进、远志,这八个字和当年陈独秀所提出的六条标准既有不谋而合的...
鲁迅与陈独秀:在《新青年》的旗帜下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们因为《新青年》而结缘。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和陈独秀的支持、鼓励以及敦促分不开的。陈独秀(1879—1942),原名陈庆同,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起主...
百年芳华 青运人物 | 陈独秀:新青年应是怎样的?
陈独秀按照所能理解的现代意义和标准,梳理中国青年的价值体系: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1916年,《青年杂志》更名《新青年》,陈独秀进一步向青年发出警醒之声:“同一青年也,而新旧之别安在?慎勿以年龄在青年时代,遂妄自以为取...
陈独秀信札︱《新青年》编辑同人思想演变的历史见证
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新的国民性即新青年的六条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指出这六条标准的基本精神就是“科学”与“民主”,并把中国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由此,陈独秀团结一批知识青年,以...
【党史人物】陈独秀为什么选择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陈独秀夫妇住在楼上厢房,楼下客厅即是《新青年》编辑部,亦为会客开会之所。陈独秀离开北大、回到上海,对近代中国之影响不可谓不深远。上海南昌路100弄2号,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尽管近代上海不是一个远离政治纷争的桃花源,租界当局也不断地采取措施压制和取缔他们所认为的“异端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