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批判“中共一分抗日”说法:严重背离历史
汤重南认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整个抗战过程中,共产党人从始至终都不变的抗战决心和立场。“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就发表宣言,坚决主张抗日;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又以民族大义为重,有力地...
1936年,帮助抗日英雄赵一曼逃走的警察和护士的结局怎样?
1936年6月28日,哈尔滨市立医院如同往常一样戒备森严,因为这里面关押着“反满抗日”的赵一曼。伪军,日军将医院各个出口几乎围了个水泄不通,就是为了防止赵一曼与革命战士里应外合逃出去,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在侵略者的铁蹄下,中国四处都是反抗者的身影,比如董宪勋与韩勇义。彼时的董宪勋与韩勇义都不是真正参...
【廋史】近代中国百年(之1929-1936)
究其原因:“共”家一向坚持“打倒列强”,认为此时此地、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打倒日帝,而“良”被日帝夺取了家园、也非常渴望“打回老家去”,所以他们有了共同敌人和志向,要一起“抗日救亡”。“党”见“良”剿共不力,亲自去西安督促,结果反遭“良”的劝谏,被请求“停止剿共、一直抗日”;无果后,“良”就对“...
[西安1936] 第23章:延安会谈
除此之外他俩还对毛泽东提前发的会谈概要逐一讨论确认,张学良还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和资料,详细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中重要人物、各派系之间的情况,比如汪精卫的观点,政学系、安福系、军统、中统的情况,宋子文和蒋介石的关系,财政部长孔祥熙的态度,宋氏三姐妹的抗日态度,CC派的抗日态度,黄埔系将领陈诚、胡宗南的主张,非蒋介石...
抗日战争研究|张学良与1937年二二事件的前因后果
张学良1934年自欧洲归来以后,锐意整顿军队,以图收复东北,1936年又决定联共抗日,逐渐形成东北军元老派和少壮派之争。根据少壮派的表述,东北军骄、娇二气很深,高级将领大多贪图安逸、缺乏政治头脑,这就是张学良企图以新换旧的原因所在。然而,作为元老派代表的王以哲,又是高级将领当中的一个异类,他整顿军队的决心未必...
燕京馆藏|一二·九运动剪影——哈佛燕京图书馆斯诺特藏之一
全国学联成立后,推动了全国学生与群众抗日运动的发展(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北平学联在1936年3月31日举行的郭清追悼会,由于事先发动不够,对严重局势估计不足,抬棺游行,遭到镇压,导致许多同学受伤,54人被捕,这次事件受到中共新派来主持北方局工作的刘少奇的批评。刘少奇分析认为,掌握华北军政实权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第二十九军军长宋...
1936年蒋介石大举围剿陕北,毛主席电告张学良:请你主持联合政府
1936年6月1日,控制广西的李宗仁和控制广东的陈济棠突然通电全国,要求蒋介石出兵抗日,并派出大军北上湖南与蒋介石的部队发生冲突,一时间举国震动,史称“两广事变”。“两广事变”发生后蒋介石猝不及防,其围剿陕北红军的计划被打乱,不得不临时命陈诚前往长沙主持局面,同时令原定入陕“剿共”的胡宗南所部待命,陕北红军...
《松花江上》:一曲哀歌动地天
1936年秋,诞生于西安的《松花江上》这一饱含血泪和悲愤的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抗战歌曲,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一经面世便唱响古城西安,然后传至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风靡中华大地。它如诉如泣、壮烈低回的情韵,激励着人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可以说,《松花江上》是抗战期间流行最广的歌,...
张经武华北统战二三事
张经武是人民军队中一位能征善战的传奇将领,又是一位杰出的统战工作者,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他受中共中央委派,冒着生命危险先后多次前往华北抗日前线,在国民党将领和民众中积极宣传中共抗日主张,开展统战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帮助宋哲元坚定抗日立场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向我国华北发动新的侵略,调遣大批军队进入山海关...
尚志抗联英烈之名镌刻在这片土地
曹晓红介绍:“赵一曼的家庭条件在当时非常好,她之所以能够毅然决然走上艰苦的抗日战场,就是凭借一腔爱国热血和一副忠肝义胆。”1935年,赵一曼在战斗中不幸被俘,敌人对她进行严刑审讯,但她始终坚贞不屈。“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珠河县小北门前,就是现在尚志市一曼中学体育馆处,英勇就义。宁死不屈的赵一曼牺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