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制度和行政权力的萌芽可追溯到家臣制度,汉朝后相权逐步缩小
从贞观元年(627年)起,以他官预宰相事便经常出现。一是以资格较浅的官员加“参议朝政”、“参知机务”、“参知政事”、“专典机密”、“参议得失”等名号而预宰相事;二是给一些资格较老的元勋功臣加“平章事”或“同三品”名号,使其可以继续预闻宰相事务。宋朝正副宰相同设,多相并行,编制也不固定,目的是分...
俞可平:废除改革不等于改革的失败——王安石变法再检讨
在神宗皇帝首次欲任其为参知政事时,时任参知政事的唐介就竭力反对。唐介对神宗说,王安石“议论迂阔”,“难以大任”,若任他为中枢参政,“恐多所变更,必扰天下”。任参知政事后,御史中丞吕诲为王安石罗列了十大罪状对其进行弹劾,说王安石是奸诈之人,“外示朴野,中藏巧诈”,“罔上欺下,文言饰非”;任用他为宰...
公元1017年:宰相的顶级处事心法——“正办”之法
就在前一年,1016年,朝廷新提拔了一个人当参知政事,副宰相。这个人我们以前曾经提到过,就是连中三元的状元王曾。王曾年轻啊,又新官上任,很有锐气,虽然自己当上副宰相,肯定有王旦的因素在,但他不管那个,上任之后,马上就抓住了王旦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不小。王曾发现,王旦在处理政务的时候,经常不请示皇上,自...
宰相制度诞生以后,历朝历代级别各不相同,有些宰相才是三品官
朝廷上下除了皇帝以外,真正的权力都集中在了中书门下这个机构,所以在宋代,宰相的官名也就成为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此外,宋朝还设立了参知政事,权力相当于副宰相,比如王安石就曾经担任过参知政事,在任上他主持了有名的王安石变法。除了宰相以外,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度,还设立的枢密院。枢密院可以削弱宰相的...
“丞相”和“宰相”虽只有一字之差,实际上有天壤之别,不要混淆
到了宋朝,丞相的权力再次受到制约。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通过设立参知政事等官职来分散丞相的权力,使其难以独揽大权。同时,宋朝还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削弱了丞相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明清时期,丞相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内阁和军机处等机构。
晏殊全传:他真是靠圆滑才成为险恶官场的不倒翁吗?
晏殊全传:他真是靠圆滑才成为险恶官场的不倒翁吗?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宋朝优待文人,不杀士大夫(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据说,赵匡胤曾在石碑上(一说为铁块上)刻下留给子孙的遗言,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不过,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赵匡胤“说不杀士大夫,伪也”。(中共...
历史的尘埃——宋朝官制:条理清晰VS杂乱无章
元丰改制后,尽管保留着“行、守、试”的机制,寄禄官较低者可以获得较高的职事官,但副宰相的权力不再是整全性的,而是按职权被分割成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尚书左右丞,已然不同于参知政事。假如北宋一开始便实行三省制,恐怕便不会有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
唐朝参知政事是不是宰相?翰林学士为何“内相”?可能和你想的不同
一是以品级较低、资历较浅的官员加“参预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参预宰相事务;另一种是给一些老资格的勋臣加“平章事”或“同三品”名号,使其继续预闻宰相事务,到了代宗大历二年(767),宰相的名号最后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简称“(同)平章事”。于是,这一名号终唐之世没有再改变,乃至...
为何要设立都察院,而不是整顿御史台?明太祖:官员权力需要平衡
因此于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一边下诏“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裁撤掉了“中书省”丞相之下的“高阶属官”,另外一边又下诏废止“侍御史,治书、殿中侍御史等官”,亦是裁撤掉了“御史台”御史中丞之下的“属官”。——《明太祖实录·卷一零九》...
访谈︱刘云军:宋朝高官如何通过选婿巩固权力
《权力关系》这本书中列举了不少例子,说明许多显赫一时之人的后人由于种种却境遇不佳,这正反映了宋代社会地位的流动性,已经不存在“世卿世禄”的家族。比如北宋前期曾任宰相的晏殊,一生锦衣玉食,风光无限。但他的幼子晏几道便仕途坎坷。参知政事苏易简去世后,他的儿子苏叟一辈子沉沦于县职。这些例子,恰恰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