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纳米材料巨磁阻效应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人们对电子器件高集成度和小型化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更小的材料尺度实现磁阻效应成为追逐目标。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纳米材料具备独特的形貌和优异的物性特征,为实现纳自旋电子器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础。因此在二维纳米材料中实现自旋的本征调控和磁阻效应,是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绝大多数二维材料是本征非磁的...
基于纳米材料层间协同效应柔性应变传感器,用于连续无创血压监测
研究者分别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基底上滴涂和干燥银纳米线和石墨烯薄膜,制备了一种基于层间耦合效应的柔性应变传感器。该应变传感器展现出了极高的灵敏度(GF=34357.2),较快的响应速度(85ms),以及出色的稳定性(1000次循环)。通过表征不同应变条件下石墨烯和银纳米线薄膜的形貌,论文提出了一种层间断裂机制来...
Nature Communications:纳米红外研究无机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
以聚合物为基体,无机纳米粒子为填料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纳米颗粒和聚合物之间的界面效应通常被认为是实现这些性能增强的关键因素。然而,如何理解界面效应以及界面微区的结构与性能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领域长期面临的基础性难题。近期,来自武汉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伍伦贡大学等学校的科学...
2024年十大纳米材料产业链代表性企业:天奈科技、方大炭素、丰虹...
其中,纳米级碳酸钙、纳米级蒙脱土主要应用于橡胶、塑料、造纸等领域;目前碳纳米管主要作为导电剂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石墨烯应用相对较广,可应用于半导体、传感及显示器、可穿戴设备、诊断治疗、制药等领域。纳米材料广义上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属于纳米尺寸范围内(1~100纳米),或由该尺寸范围内的物质为基本...
人工智能使纳米材料应用趋利避害
简言之,就是通过该方法摸清在什么样的纳米材料属性条件下,能达到纳米材料在靶器官的积累以及降低毒性的双重目的。胡献刚表示:“纳米颗粒在进入环境和生物体后,可能产生复杂的环境毒理效应。通过该研究框架提出的优化策略或优化方法,可以实现目标导向的最佳纳米材料设计,从而摆脱材料设计的人为经验依赖性,降低传统试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杜建忠课题组设计并制备具有多肽-多酚壳层的近...
针对该问题,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杜建忠/范震教授课题组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多肽-多酚壳层的近红外光响应性纳米颗粒,其能够靶向Aβ并抑制Aβ聚集,进而解离Aβ纤维(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更重要的是,近红外光热效应能够有效促进和加速Aβ纤维的解离。这种对Aβ纤维的抑制和解离能够降低其对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分化细胞株(PC12)的毒...
首次实现亚纳米材料普适制备
这里极小尺度指三个维度均处于极小尺度,这样可以将量子效应和表面(边缘)效应发挥到极致。在前期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二元协同球磨方法,将球磨极限推进至量子尺度,实现了(本征状态)量子尺度材料的普适和规模制备[7—9]。最近,我们通过提出的三元协同球磨方法,将球磨极限推进至亚纳米(单晶胞)尺度,实现了(本征状态)...
北航教授程群峰团队在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上获新进展—新闻—科学网
石墨烯和Ti3C2Tx等二维纳米材料的单层纳米片通常具有超高的力学性能,然而由它们组装成的宏观二维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却呈指数级下降,主要是因为在宏观二维纳米材料组装体中二维纳米片之间的应力很难有效传递。目前,提升二维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策略主要有:(1)提升纳米片的取向度;(2)增强纳米片间的界面作用;(3)提升...
科学家揭示金刚石纳米孪晶稳定性结构起源,阐释室温界面行为机制...
与纳米孪晶金属材料相似的是,纳米孪晶金刚石的这种硬化特征,主要源于稳定的共格孪晶界对于位错运动的阻碍,即著名的Hall-Petch效应。但是在金属体系之中,当孪晶细化到某一特定临界值时,孪晶的强化作用会被逆转,出现所谓“软化”的现象,这会让金属材料无法通过纳米孪晶化实现持续的强化。
清华魏飞AFM:碳纳米管作为硅负极导电网络的研究进展
碳纳米管具有本征sp2共价结构所带来的优异导电及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好,被视为硅负极中优异的导电剂。魏飞教授团队先后提出了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干法硅基负极、电接触表征手段(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2023,33,2300094)以及硅负极中碳纳米管的针刺效应(Energy&EnvironmentalScience2024,17,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