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纳米材料巨磁阻效应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Ameritas大学讲座教授),及中国科学院强磁场中心研究组合作,通过阴离子固溶技术实现了二维纳米材料的自旋和能带结构的本征调控,获得了目前二维纳米材料中最高的负磁电阻效应,该现象的发现有可能推动二维材料在自旋电子器件的进展。
天然可降解!生物活性黑磷纳米材料:为胰腺癌治疗开辟新路径
特别是生物活性黑磷(BP),作为一种由单一磷元素组成的天然生物活性纳米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且具有生物降解性,能够降解成为磷酸盐离子。BP被摄取和降解后,细胞内磷酸盐离子水平的剧烈变化可能导致纳米生物界面上的各种生物学效应,这对包括CAF在内的许多细胞的生物学过程都具有很强的调控作用。此外,有...
AIE材料:越聚集,越发光!
AIE技术以其发光特性,能创建微小发光点作为信息单元,这些点可缩小至纳米级,极大提升存储密度。与CD、DVD、BD相比,AIE超级光盘能制作多达100层,存储量高达160万GB,相当于CD容量的200万倍。AIE材料通过聚合作用使软性液体材料硬化,形成稳定发光的信息点。这些点不仅微小,且发光可控,多层间互不干扰,从而实现存储量的巨...
基于纳米材料层间协同效应柔性应变传感器,用于连续无创血压监测
研究者分别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基底上滴涂和干燥银纳米线和石墨烯薄膜,制备了一种基于层间耦合效应的柔性应变传感器。该应变传感器展现出了极高的灵敏度(GF=34357.2),较快的响应速度(85ms),以及出色的稳定性(1000次循环)。通过表征不同应变条件下石墨烯和银纳米线薄膜的形貌,论文提出了一种层间断裂机制来...
...华南农业大学罗林副教授等:二维纳米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
的荧光信号来源或荧光猝灭剂,用于构建低背景干扰、高灵敏响应的荧光传感器;4)二维纳米材料的导电性与快速电子转移能力使其成为优异的电极修饰材料,放大电化学传感器检测信号,提升检测灵敏度;5)部分二维纳米材料,可用于制备光热传感探针,与其他信号检测模式结合构建多模式传感器,利用各模式间的相互校准效应提升检测的准确性...
Light|综述:上转换纳米复合材料的多样化设计与应用
通过特定的途径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结合构建一种新型材料,不仅克服了单个组分自身的局限性,而且表现出双功能或多功能特性(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受到各领域研究人员的青睐,UCNPs与其他功能材料结合并实现协同效应,由此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防伪和光催化等领域显示出...
科技周刊丨纳米神器有多酷
直径5~6纳米的较大量子点会发出波长较长的橙光和红光。因此,通过调节量子点的尺寸就可以控制其发光颜色,科学家们称之为“量子尺寸效应”。由于量子点材料的发光颜色纯净,光转换效率高,量子点材料在高清显示、生物医学检测、太阳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科学家揭示金刚石纳米孪晶稳定性结构起源,阐释室温界面行为机制...
与纳米孪晶金属材料相似的是,纳米孪晶金刚石的这种硬化特征,主要源于稳定的共格孪晶界对于位错运动的阻碍,即著名的Hall-Petch效应。但是在金属体系之中,当孪晶细化到某一特定临界值时,孪晶的强化作用会被逆转,出现所谓“软化”的现象,这会让金属材料无法通过纳米孪晶化实现持续的强化。
纳米酶:结合天然酶和人工催化的力量
最初,研究人员以为是实验过程中的某种污染导致。经过反复验证,最终证实这种类似天然酶的催化反应的确是来自于无机纳米材料本身,即Fe3O4纳米颗粒自身具有类似于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性质。在证明其普遍规律之后,研究人员将这种奇特的纳米生物效应命名为纳米酶。纳米酶是一种新型模拟酶,不同于天然酶、传统的小分子模拟酶...
...贺利贞研究员:基于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抗氧化纳米...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缺血半暗带区的微环境具有高ROS水平、呈弱酸性、抗氧化酶活性下降、炎症因子和特异性脑损伤生物标志物表达增强等特点。纳米材料可以利用细胞膜、特异性载体、靶向分子等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药物的精准给药效率。近年来,基于微环境响应型的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可以在不同浓度的ROS、pH和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