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洛阳古墓博物馆认识青铜鼎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上午10点,洛阳古墓博物馆将推出一场以“鼎立中原——洛阳出土夏商周时期青铜鼎”为主题的历史文化讲座。主讲人刘余力教授,是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导师,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河洛文化领军人才,洛阳市中青年社科专家,洛阳理工学院...
博物馆“寻龙迹”丨顾龙纹青铜鼎
博物馆“寻龙迹”丨顾龙纹青铜鼎西周顾龙纹青铜鼎此鼎直耳鼓腹圜底柱足式,缘耳直上,柱足上粗下渐细较短,颈部饰一圈夔龙纹,一耳残缺。鼎底范为三角形连足,三壁范缝应三足,柱足上有范线,底有烟炱。现珍藏于正宁县博物馆,国家二级文物。顾龙纹,亦称“回首龙纹”,龙纹的一种。古代青铜器的纹饰,...
邵阳文物 | 商代涡纹双耳青铜鼎:厚重历史文化的见证者
邵阳市博物馆收藏展陈的商代涡纹双耳青铜鼎。随着消息传出,省、市文物专家迅速赶到现场进行鉴定。这件青铜器为一尊鼎,口径22厘米,高21厘米,折平沿,鼓腹,圜底,两耳竖立于平沿上,三柱形足,上腹器表铸团花涡纹,内面阴刻一“鼎”字象形文字。经过仔细研究,专家确认这件青铜鼎为商代涡纹双耳青铜鼎,具有极高的历...
楚风觅踪丨青铜“王者”楚大鼎的前世今生
与楚大鼎一同被称为青铜鼎中“王者”的还有中国存世最大的青铜鼎——司母戊鼎,也被称为后母戊大方鼎。它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在河南省安阳市一片农地中出土,因其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除了司母戊鼎,中国还有不少著名...
湖南博物院,中国八大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探秘马王堆汉墓陈列
湖南博物院位于开福区东风路50号,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院藏文物多达57万余件(套),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等独具特色,埋头在馆里细细观赏,可以说是一场最生动的关于湖南的历史课。馆内设有“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永久陈设。“湖南人”以时间为顺序,将哲学三...
湖南株洲:那些藏在博物馆里的龙文物
湖南省株洲市博物馆(简称株洲博物馆)收藏有50余件关于龙的文物,这些文物包括青铜器、金银器、陶瓷器等(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2024年是甲辰龙年,该馆近日推出了“‘博物馆里过大年’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西周晚期夔龙铜鼎(央广网发温琳供图)要说株洲博物馆最古老的“龙”,西周夔龙青铜鼎上的夔龙是其中...
佛教博物馆 | 馆藏 · 高古器皿 ——鼎
用于煮食物,一般为夹砂陶。器形可圆可方,深腹,圆底或平底,有圆柱形或扁片形三足。有的有双耳,带盖。华岩佛教博物馆藏品三足双耳陶鼎就是典型的早期陶鼎。当商周青铜鼎成为礼制重器,陶鼎地位随之提高,含有礼制意义。战国至汉代出现铅釉陶鼎和彩绘陶鼎,多作随葬器,汉代以后消关。
东江流域3000年前的“钟鸣鼎食”气象
博罗公庄出土的青铜编钟。横岭山墓地出土玉石器150件。这是博罗横岭山墓地出土的玉管。铜戈等兵器的出土印证了史籍中关于“越人之俗,好相攻击”的记载。博罗横岭山墓地出土的圆涡与夔龙组合纹铜鼎。水晶玦。走入惠州博物馆“东江流域的文明”展厅,仿佛走进时光隧道,眼光摩挲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工具,直观感受东江先民...
湖南农民挖出铁疙瘩,竟是一张人脸,吓得砸碎卖掉,竟是国宝
要说这大禾人面纹青铜方鼎,最出名、同时也最独特的地方,便是它鼎身的四个面,每个面各浮雕着一个大而醒目的人面纹饰。这四张几乎相同的面容,与现今中国人的面容可谓是非常接近了。大禾人面纹方鼎图源/湖南省博物馆每张人面显得生动而严肃,给人以肃穆崇高的美感。高颧骨,双眼圆睁,眉弯曲,唇紧闭。双耳肥大,上...
空中课堂|原来青铜器还有这些知识点啊,学到了!
鼎最初是古时候煮肉的器皿,有陶、铜等不同质地,而青铜鼎作为礼器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其发展最高峰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并一直流行到汉代。我们熟知的司母戊鼎就是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的最典型代表。司母戊鼎(后母戊鼎)商代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