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马案,曾国藩:太后,时代变了,您放出去的权力永远收不回来了
这其中,以曾国藩的湘军最为强大。等到太平天国平定,这些地方势力却成了慈禧的心腹之患。慈禧深知,一旦让湘军继续坐大,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将彻底失去。她派遣马新贻赴任两江总督,就是想借此打入湘军内部,削弱其势力。这场权力的较量,实则反映了清廷统治模式的根本缺陷。自康熙年间确立的"世袭罔替"制度,本是为了笼络地...
曾国藩是如何与左宗棠成为路人的
也许,曾国藩与左宗棠的交恶本就是有意为之,因为,慈溪也害怕这些封疆大吏们拧成一股绳从而对朝廷形成威胁。为了打消朝廷对他们的怀疑,为了让慈溪太后能睡个安稳觉,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人就故意演了半辈子戏。当然,这只是猜测。再来说西汉时期的一对冤家。汉帝国建立之后,在给众功臣们排座次的时候,刘邦将萧何列为...
曾国藩的识人方法多厉害?通过两件事了解慈禧太后,总结出一句话
一是认为慈禧太后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二是认为慈禧太后可以主持大局。曾国藩从慈禧太后的办事风格中,知道她是一个杀伐果断的统治者,这才让他在后面的工作中,更加谨慎,尤其是攻下金陵,宣告太平天国覆灭的时候,为了不引起慈禧太后的猜忌,果断把湘军裁撤,保全了自己。当然,这也曾国藩善于识人的原因。
晚清奇案之首刺马案:直隶总督曾国藩和慈禧太后的一场权利斗争
这起案件涉及到了当时的两位重量级人物:直隶总督曾国藩和督慈禧太后。这起案件的背后,隐藏着一场权力斗争的秘密。此案是满清建国200多年来,最高长官被刺杀的案件,震动天下。然而此案最初的影响力有多大,结尾就有多潦草。清廷实权人物慈禧太后是在满朝文武对案件卷宗提出尖锐质疑的情况下,力排众议,一意孤行拍板...
揭秘刺马案:马新贻遇刺后的权力角逐,慈禧太后、曾国藩轮番登场
到了9月26日,慈禧太后在养心殿与曾国藩会面,说了一会客套话之后,曾国藩仍然推辞,称自己的病情严重,尚未痊愈,而且右眼也看不见东西为理由再次拒绝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何许人也,心里清楚曾国藩这是借口推辞,便直截了当地问曾国藩是怎么看待刺马一案的,曾国藩的“打太极”功夫实在不错,支支吾吾、说东说西愣是一点...
流沙河:曾国藩厉害在哪里?
这家伙,体孔孟思想,用禹墨精神,操儒学以办实事,玩《庄子》以寄闲情,由封建文化培养见识,从传统道德汲取力量(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也许厉害就厉害在这里吧?”文/流沙河回忆高小初中,国文教师选讲《曾文正公家书》,催人渴睡,记不起讲些啥。校长每周训话,又抬出曾国藩大圣人做榜样,烦死人了。40年代来成都读高中,《曾文正公家书》...
慈禧到底厉不厉害?曾国藩幕僚给出准确答案
在听完赵烈文认为清朝土崩瓦解不出五十年后,曾国藩又提出了说出了新的意见,希望赵烈文能重视当朝的恭亲王的“聪明”和慈禧太后的“威断”,以此希望他们能够避免“抽心一烂”、“根本颠仆”的结局。而赵则坚持己见说,我曾见过恭亲王的小照片,认为奕訢“聪明信有之,亦小智耳”,慈禧“威断”反将使她更易受蒙蔽...
冲动是魔鬼!苏东坡、范仲淹、曾国藩,谁更能控制情绪?
范、曾二人,有诸多相似之处,譬如在艰难困苦中的坚持,又譬如对个人道德的追求,但也有不同:曾国藩因年轻时酒后失言得罪好友而重视“戒言”,范仲淹却很“多嘴”:宋仁宗12岁登基,刘太后垂帘听政,可以理解,毕竟皇帝年纪小,但8年过去,皇帝已经20岁了,刘太后依然在垂帘听政。朝中大臣都知道,这事不正常,但一个个噤...
苏东坡、范仲淹、曾国藩,谁更能控制情绪?
苏东坡的“真我”,是天性使然,引人神往却难以复制;曾国藩的“超我”,是后天努力,给人启迪也指明路径;但范仲淹的“大我”,却是最值得敬佩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值得追求的人间正道,“虽千万人吾往矣”。浩然正气,至今凛凛!文|关山远新华每日电讯专栏作者...
北京保利2023春拍丨翰墨菁萃——名家墨迹信札_腾讯新闻
同治元年(1862年),被提拔为侍讲,深受西太后慈禧的信任,累迁内阁学士,署户部左侍郎。同治四年(1865年),再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光绪二年(1876年),命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反对完颜崇厚擅订《里瓦几亚条约》。历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调吏部尚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以病乞假,旋卒,享年七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