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土地的计量方法以“亩”为标准,那么一亩地具体是多少?
如直隶武清县,以七百二十步为一大亩,河南陕州以“民小地三亩合大地一亩”。甚至关外的盛京地区,也是这个标准。在计算土地时,很多州县还根据肥瘠高下,而订出不同的标准。河南的武陟县,凡田地240步为1亩,平沙地480步为一亩,堆沙地720步为1亩;安徽怀远县,中上地每2亩折大地1亩,中地每3亩折大地1亩,下地...
用汉朝"土方法"统计罗马人口,亩产90斤的罗马,人口到底有多少?
一英亩等于6.07市亩,那么可以算出产量为87-95市斤/市亩。《剑桥插图中世纪史》直言柯璐美拉记载的是歉收的情况,但是此书虽然指出柯璐美拉的情况有问题,但是它其中的估算太高了,我们取折中的数据,大概为1:4的1.5倍左右,算出为87-95市斤/市亩。《剑桥欧洲经济史》提到许多地区产量都高于平均值,如西西里,埃特鲁利...
“生产队”与“挣工分”时代的那些记忆,你还知道多少?
民间通用之亩相当于市亩的三倍,俗称“大亩”,进入五十年代之后,逐渐统一于市亩,约为667平方米。那时候,农业耕作的传统称法为“农活”,短期受雇于人“作农活”,称“打短工”、“包活”。长年受雇于人家作农活称为“扛活”、“扛长活”,其人称为“长工”、“伙计”。长工称主人为“掌柜的”、“东家...
《大孔府》第二十二章 乡间走访解民忧 孔府修建异姓园
刘梦瀛说:“因为我们公府的土地有大亩和市亩,大亩是720步见方,相当于人家的三亩。有的600步见方,相当于人家的二亩半地。也有的村庄使用小亩量地的,就用市面上的小斗。所以我们的斗也不一样,而且一个村庄一种斗和升,一点也不能错了。”管事人员看见孔德成和刘梦瀛来了,恭恭敬敬地和孔德成打招呼。孔德成...
广饶地名故事传奇,这些历史课本不会有
历史上的柏寝台,最初时高3丈,方圆10大亩(即今40市亩)。台的东侧修有宽约丈余的台道,入口处安有两扇铁门;台顶四周筑有墙垛口,内有寝宫、庙宇,青砖绿瓦,画栋雕梁。台四周松柏苍翠,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游览圣地。"齐霸盟台"为明清时乐安县八景之一。明洪武二年,秦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附近立村,因靠近柏寝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