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县解锁“生态密码”,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张爱云说,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和生态旅游发展,近年来,六衖村先后投入资金6454万元,治理渠道,新建拦水堰,建设环湖步道、登山道,实施2300亩土地的退耕还林,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4.5%。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六衖村还因地制宜打造出石屋民宿、戏水沙滩、六衖村一号公路等文旅项目,充分发挥自然...
含山县陶厂镇:生姜丰收“钱景”好
近年来,祁首村把生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带动了近百亩生姜种植。“今年气候好、雨水足、光照强,长出来的生姜个头大、品质好,亩产最高可达到5000斤—8000斤,亩净利润能达到1.2万元,市场销售前景广阔。”祁首村党总支书记郑天文说,“生姜种植和后期管理收获都...
扎根荒山39载 植树造林4000亩
扎根荒山39载植树造林4000亩6月19日,马鞍山市含山县陶厂镇西塔村下起了阵雨,村后,西塔山上的树木在云蒸雾绕里郁郁葱葱,一派繁茂的景象。78岁的易厚掌乘着降雨间隙,踏着泥泞的小道,上山查看地里油茶、蓝莓等的长势,“这场雨下得真好,苗木可以喝饱水了。”易厚掌高兴地说道。一副扁担挑树苗,一把砍刀砍杂草,...
含山县陶厂镇:“老”茶树冒“新”芽
目前,官塘茶园共计350亩,是含山县现存龙井绿茶面积最大的茶园。官塘村于2020年10月将100亩老茶园从承包户手中回租,对老茶园升级改造、科学管理。2021年申报项目资金135万元,村自筹资金70万元,新建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小型制茶车间,购买了一套较为先进的制茶设备,现在可日产干茶200斤,实现了种、产、销一体化。
造林十年遇山火化为灰烬 母亲妻子双双离世 安徽男子百折不挠绿化...
如今,2600多亩山林早已浴火重生,五个光秃秃的山头全部披上了绿装,38年累计绿化荒山4000多亩。他支持儿子率先成立林业合作社,走以经济林养生态林的新路,并带领山岗地的村民向绿要宝,变青山为金山。一段种树情缘变为一纸庄严承诺含山县有个凌家滩,以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而闻名。离凌家滩不远的陶厂镇,有一座...
含山大米:深耕品牌化“稻”路
在科技育种领域,含山县携手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及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于县内适宜区域设立试验田,持续试种了凌家滩01-10号的10个水稻品种,总面积达30亩(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其间,定期邀请专家评估试验品种的长势,据此制定后续培育计划,并在收割后开展米质分析。同时,在品种研发、新品种试验示范及水稻保优栽培等方面深入...
安徽秋粮收获已近七成 机械化助力颗粒归仓
在马鞍山市含山县,45万亩水稻目前正在抓紧抢收。在陶厂镇一处高标准农田里,新型收割机械一边收获,一边直接将秸秆粉碎,就地还田,为即将展开的油菜播种做好准备。同时,为了保障收割后的水稻能够及时烘干、存储,当地积极联系调配了大型烘干机,做到就近烘干,持续作业,确保颗粒归仓。
荒山变金山 资源变资产|林权|项目|林业_新浪新闻
去年,含山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启动,成功流转了梅山村集体林权约1500亩。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安徽润含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村里新成立的合作社对新流转的林地进行植绿复绿和幼苗培育,一方面吸纳本地农民群众就近务工,另一方面精准提升国家储备林质量。“长远看,有木材的效益;短期看,有菊花的收益。林间环境提供了更优的温度、...
稻浪轻摆、瓜果飘香 绿水青山间“丰”景怡人
在马鞍山市含山县陶厂镇,3台收割机正在加紧作业。这一片高标准农田种植的是300多亩杂交水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稻,像这样3台收割机大约一天半左右就可以完成收割。45万亩水稻迎收获收割工作持续至10月底2024年,含山县全县水稻种植面积45万亩。由于品种的不同,全县的水稻收割工作将持续到10月底到11月初。一边...
含山:水稻“一喷多促”全面保障秋粮丰产增收
“一喷多促”作为一项应用在水稻生产上的稳产增产技术,今年以来含山县充分利用中央“一喷多促”专项资金,引导生产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全面开展。截至目前,全县已落实水稻“一喷多促”面积40万亩,进一步夯实粮食丰产丰收基础。(唐延豪赵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