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汉代,农为国本
史学家根据《管子》推算,当时农户平均占有的土地是70亩,但不同的史料却显示,平均农作规模是20~30亩,每人5~7.5亩,或者说每个劳动力6.6~10亩。照《汉书·食货志》的说法,汉代一个劳动力平均大约耕种相当于今天14.4亩的土地,每户有田合今28.8亩。后人的眼里,汉代农民的生活,大都是一种悲惨的生活,土地被兼并...
一路向北,果蔬香飘致富路
贺向阳说,大棚西红柿种植面积约60亩,按亩产1万斤估算,这个采摘季能有60万斤的收获。现在的饶阳,业已成为“京南第一大菜园”。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4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34万亩,设施比例全省第一。设施葡萄种植面积11万亩,设施规模全国第一。饶阳共建有7个特色种植基地,10个万亩标准化示范片区,日供京津果蔬1900吨...
【美丽四川】邛崃汉代古火井——世界第一井‖袁征
碑身正面刻着“汉代古火井”5个大字,侧面刻着“世界第一井”5个大字。碑座上分别刻有《汉代古火井史实录》和《汉代古火井碑序》。《汉代古火井碑序》中有一段文字:“诸葛丞相躬莅视察,改进技法,刳斑竹以导气,引井火以煮盐,置锅灶达数十,更盈利逾万千。”汉代古火井世界第一井石碑(陶洪生供图)在...
一亩童书馆数学分级阅读读物首发 用分级阅读感受数学之美
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应妮)《一亩宝盒·4~6岁数学全脑启蒙盒》日前首发推出,该系列尝试通过分级阅读方式,为孩子进行数学思维启蒙,带孩子打开数学之美的大门。一亩童书馆数学分级阅读读物。宋鹏宇摄该套读物由云计算专家孙冰带队研发。他在2016年转投阅读教育行业,为《一亩宝盒·中文分级阅读》主笔过许...
东西问·京华文韵丨薛俭:中轴线上的“一亩三分地”,何以讲述...
在“一亩三分地”上,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还反映出古代帝王重农务耕的治国理国思想。雍正皇帝是“亲耕出勤率”最高的皇帝,在位13年,有12年都来此亲耕;乾隆皇帝行耕耤礼次数为历代皇帝之冠,在位60年,共有28次亲行耕耤。2019年,先农坛恢复了“一亩三分地”风貌,尝试种植稻、黍、稷、麦、菽。
京华文韵丨薛俭:中轴线上的“一亩三分地”,何以讲述“农耕中国”?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讲述先农坛“一亩三分地”的故事,解析先农坛如何成为中外人士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明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成为国际交流、文明互鉴的平台(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中新社记者:北京先农坛是何时建成的?在北京中轴线格局中处于什么位置?
仅212字!南大教授带你走近刻在石头上的汉代生活
相关资料显示,在汉代,一亩地产粮食的价值是三百钱,而在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里,用六万一千五百钱买田八十二亩,相当于一亩地750钱,也就意味着,在不考虑劳动成本等前提下,三年就可以收回土地成本;而八十二亩地,年产值达两万多钱,在汉代则供二至三口人一年的全部开销。
史上的“均田制”与土地兼并(一)
根据史料记载,西汉一般农户普遍拥有几十亩到100亩耕地,就连刑徒也能分到50亩耕地,汉平帝时户部统计:“元始二年户1223万3千,每户合得田67亩146步有奇”,也就是每户平均占有耕地近68亩。一份出土的竹简还显示,某村最穷的一户自耕农也有8亩耕地。上述情况说明,汉代土地是相对短缺,而不是绝对短缺,如果平均...
汉代域外农作物的引进和发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反映在农业生产上的一个特点就是,作物品种既有本土产品,也有域外引进的优秀品种。中国引进农作物有两个高潮,一个是汉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大量农作物沿丝绸之路传入到内地,一个是明清之际,随着地理大发现,大批美洲作物传入中国。四川大学的张箭教授对西方地理大发现和...
张冠梓|从多元到混一:中国古代实边的演进
这一方式无法满足急需,还需大量成本。因此,汉代大规模的募民实边县举措主要集中在武帝时期,当时汉朝国力最盛,最多一次募贫民70余万充朔方以南新秦中,“衣食皆仰给县官。数岁,假予产业,使者分部护之,冠盖相望”。通过这种方式,自秦代确立起的北部“初县”得到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