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写道,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当时古代希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等文明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文化传统,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这段话讲得很深刻,很有洞察力。古往今来,中华民...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水共长天一色》
范仲淹的《渔家傲》作为文学经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在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上的创新,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同时,《渔家傲》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精神,激发了后人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六、总结《渔家傲》是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豪放的笔触、深邃7的艺术魅力以及丰富的思想内涵著称。
党圣元 王佳:北宋仁宗朝“明体达用”思想与文体观——以范仲淹为...
范仲淹作为仁宗朝的思想家和改革领袖,在学理和实践上引领了“明体达用”思想的形成。首先,深化了德业论,致力于圣贤人格的培养。范仲淹的德业论以《周易》的卦象为依据,寓治道取法天道之意。他在《易义》中释《乾》卦象君德,谓圣人当“体《乾》而行”,“成德于其内,充位于其外”,“圣人之德,居乎诚而不迁,...
千年前,范仲淹最后的日子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6月19日是范仲淹逝世纪念日,就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豆瓣高分传记,回到近千年前范仲淹最后的那些日子。//二十六、最后的日子(节选自《范仲淹传》)程应镠富弼去国之后,先知郓州(今山东东平),后移青...
思想之光 必由之路
传承“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思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秉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情怀,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理念,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华民族的昨天和前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中...
思想之光 必由之路——总书记这样讲述改变中国的“第二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国际孔子文化节等为载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与赏析
三、思想内涵与人文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他认为,人生在世,应该超脱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之外,不被外物所左右,不因个人的遭遇而悲喜无常。这种豁达情怀体现了范仲淹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也是他对人生智慧的一种展现。
命运给了范仲淹一副烂牌,竟被他多次打出王炸,还让后人崇拜
范仲淹,字希文(989—1052年),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改革家,也可称得上是位教育家。此外,他在财政经济领域,针对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也提出过许多颇有见地的主张。当然,他没有对这方面作过专门的论述,我们只能从他的奏议、书信、诗文中窥其一斑。
他死于1077年,他的思想却传到了2024年
从某种意义上说,张载和王安石都是范仲淹的“学生”,他们分别是范仲淹一部分“遗产”的优秀继承人。具体来说,王安石继承了范仲淹变法革新的部分,熙宁变法本质上是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的延续和深化;而张载更多的是继承了范仲淹复兴儒学的部分,思想的继承远远超过政治的继承。
高明勇对话梁衡(中):创作最后拼的是“思想”|政邦茶座
后来又有个词叫“平原造林”,你造的林和天安门广场有什么关系吗?毫无关系。我是最清楚了,以前每天上下班路过天安门,到了夏天,天安门广场下晒得跟烤烙饼一样。“森林覆盖率”,即便是郊区覆盖到90%,对城内也不起作用。所以,我当时提出了一个概念“城市灰绿比”——城市生态系统的“灰绿比”,就是灰色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