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家笔谈_财经频道_新浪网
所谓消费地原则(destinationprinciple)是指商品在哪国/地区消费就在该消费地征税;而生产地原则(originprinciple)则是指商品在哪国/地区生产就在该生产地征税(通常采用注册地管理办法)。大量公共经济学研究探讨了不同市场结构下,生产地原则和消费地原则对社会福利的不同影响。学界公认的结论是,在完全竞争的商品市...
意识形态何以“没有历史”?——超越德国观念论的关键问题与历史...
具体而言,即在哲学层面阐明物质生产运行机制,基于全面生产视域进一步阐明意识、精神生产的被决定性;着眼于人类客观历史进程,基于历史事实揭示意识、精神生产何以受现实经济关系的制约;强调只有诉诸生产方式变革才能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由此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意识形态自身“没有历史”的深层根源,论证了只有“在劳动发...
【理响中国】《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观论析
也就是说,经济关系这一社会关系的主干,衍生出自己的枝叶——社会的思想体系,并归根结底地影响它们的存在。不过,社会意识形态在历史进程中尽管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但又并非完全是经济关系的附庸和木偶,而是在相对独立中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具体形式。因此,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环节,意识形态具有巨大的能动性空间,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渐进和内涵不断扩展的过程,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多重现代化的总和。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事关经济发展,也事关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
以系统观念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运用系统观念,统筹谋划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一体推进“一化三改”,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全面分析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运用系统...
[特稿] 李陀: 对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来说, 社会主义是什么?
不仅如此,为什么中国在经济上于90年代之后进入了全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却并没有根本改变其意识形态体系的主要特征,也没有在根本上改变其政治和经济体制,不仅仍然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的一种新形态的继续,而且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形成的大分裂、大动荡、大改组的新历史环境里,在实验一种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从未有过的新...
以玉门精神熔铸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力量
“六大体系”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筑牢油田科技创新、依法合规、安全管理、人才强企、企业文化、党的建设等各项制度基础,加快构建与世界一流企业相匹配的体制机制,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公司治理和企业发展更好相适应,进一步激发和增强企业活力,为奋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基业长青百年油田提供强大...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丨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包括政治、法律、意识形态在内的上层建筑也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新质特征和理论要素
作者薛钦源史丹史可寒发表于《当代财经》2024年07期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创新性内容,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线内涵。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和实线基础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基
如何理解“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并引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请问,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核心内涵和现实指向?解读:董振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