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住蝗虫的“鼻子”,就能避免蝗灾?
蝗虫的嗅觉系统不仅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还在农业和生态保护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蝗虫的群聚行为常常导致农作物的毁灭性破坏,了解其嗅觉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开发新的控制方法,减少蝗虫对农业的危害。比如,某种程度上说,捏住蝗虫的“鼻子”,抑制它的嗅觉,能帮助预防蝗灾。这项研究还推动了整个昆虫神经生物学领域的...
科学新发现!散居蝗虫如何寻找伴侣并繁殖后代?
散居蝗虫其实就是夏秋草地里蹦蹦跳跳的绿色蚂蚱,因为飞蝗在自然状态下是以散居的形式存在的,只有一些外界因素使它们聚集后才会转变为群居的状态,散居的飞蝗通体呈绿色,和草丛融为一体,默默地生活在野外,只有为了繁衍后代时,一雌一雄两只蝗虫才会走到一起,在完成使命后又会分开,继续做“独行侠”。而群居蝗虫则...
“国门生物安全 你我共同守护”黄埔海关知识课堂活动举行
深度研学:沉浸式科普国门生物安全知识“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蝴蝶、蝗虫、瓢虫等标本,和平时在公园看到的很相似,但听海关叔叔介绍,它们属于外来生物,一旦进入我们国家,很有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在黄埔海关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内,广州开发区第二小学的学生小昊兴奋地说道。黄埔区青少年聆听现场讲解、近距离观察林业...
科普书单|“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2023年度榜单发布
发布会上,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玉山为获推荐图书代表颁发了证书。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局长曹建申,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刘金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普时报社社长尹传红,《百科知识》杂志社社长赵新宇出席了大会。中国期刊协会联合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组委会,向农家...
【野生动物科普】警惕!食用中华蟾蜍有风险
中华蟾蜍(Bufogargarizans),别名癞蛤蟆(嘉兴地区方言“拉丝”),是蟾蜍科、蟾蜍属的两栖动物,它是天生的捕虫高手,食物包括蚜虫、蝗虫、蚂蚁等多种害虫,有助于控制田间害虫数量,减少对农作物的损害,被誉为“农田卫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属于禁食范围。
科普书单|“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2023年度榜单发布
医生、科普作家王兴为所有需要看病的人写的一本医疗科普书(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医学知识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但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学习中,却缺失了这一环,《医生,你在想什么》则是一位专业的医生,从老百姓生病后的寻医、问诊、治疗各个环节中可能碰到的相关问题出发,结合一定的科学知识、人文思考,为在疾病面前迷茫而忧虑的普通人提供...
蝗虫如此可恶,能灭绝它们吗?
蝗虫(图片来源:veer图库)在生态系统中,蝗虫在自然界有着复杂的食物链关系。在食草动物和捕食者的食物链中,蝗虫是重要的中间环节,它们以植物为食,能够控制植物的生长,并且蝗虫本身也是许多动物(如肉食昆虫、鸟类和爬行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如果蝗虫灭绝后,可能会导致一些以蝗虫为食物的物种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出现...
走进乡间的金融课堂: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消保县域行”活动纪实
乡间的科普大道为让金融知识以更直观的方式被群众了解、吸收,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结合乡村特点,在各乡村文化宣传长廊、墙报等一线阵地,为村民绘制金融知识文化墙,让金融知识贴近村民生活,潜移默化地巩固村民的风险防范意识。中国人寿寿险内蒙古赤峰分公司在阿鲁科尔沁旗新民乡新民村开展了“我为村民刷面墙”活动。中国人寿...
【中国新闻网】全国124支队伍线上同场竞技 “科学实验秀”精彩...
9月1日,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举行第二阶段展演直播活动,活动设置自选实验和评委问答两个环节,一方面考察各参赛队伍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能力,另一方面考察科普知识量和临场应变的能力。活动现场,各代表队以物理、化学、生物、光学等学科中的有趣科学现象和日常生活为切入点,融入舞台剧、小品、脱口秀等多种...
永川区启动2019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活动现场,通过悬挂横幅标语、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假冒伪劣产品展示、现场快速检测、食品安全知识问答、现场咨询等形式,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0余人次,现场为群众快速检测农残、禽类水分、快速测定油脂100份,开展了食品安全有奖知识问答10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