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民族主义史学的思想源泉启蒙运动的兴起,对其发展有何影响
历史是复杂多变的,历史事实也是不断更新的,而所有的抽象表达或者规律性概括在多变的历史面前是苍白无力的。历史学家的任务应该是去发现历史中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由此开辟了浪漫主义的先河。启蒙运动时期历史学的新趋向启蒙运动时期历史学作为一个新兴的思想领域而得到首次确认,启蒙时代的历史学在批判继承中世纪史学的...
全球局势持续动荡!如何认识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
这种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对欧洲或西方学人来说,实际上不利于他们深入把握与中国这样连续发展数千年的原生文明互鉴的历史良机。美国学者埃德温·J.范克利提出,18世纪欧洲学者越来越关注将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纳入他们的世界历史观,这并不意味着18世纪的普遍史学家写出了成功的人类通史,大多数17世纪和18世纪的普遍史中包含...
何兆武:历史学两重性片论
一切其他物种的历史都仅仅是自然史,惟有人类在其自然史的阶段之后,继之以他们的文明史。文明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的创造。也可以说,文明史是自然史的一种外化。一旦人类的历史由自然史外化为文明史,它就在如下的意义上对自然史宣告了独立:那就是,它不再仅仅表现为是受自然律所支配的历史,同时它还是彻头彻尾贯穿...
“恐惑谷效应”,真的存在吗?
而受技术所限,人类的机器人幻想是依靠金属制造来实现的,同时西欧从中世纪起开始盛行的机械人偶文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但如今,我们已经很少去追溯其起源,正如“机器人”这个颇微妙的名词性偏正短语所表达的那样,我们默认了机器人的类人属性,即使它们在智能或行为方面与人还有较大差距,接近人类的外形也是必要条件(因此...
陈恒:西方历史书写需要一场认知革命
历史学发展到今天的数字时代、智能时代,史学史研究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转向,而且可能是一场颠覆性的认知革命。一、局促的历史学与拘谨的历史学家史学职业化是指史学从神学、哲学、文学中分离出来,有自己的研究机制系统和人才培养体系,发展出自身的研究理论、方法和目的,由此,19世纪中后期“历史学在大学课程中...
吴忠民: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影响
自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以来,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于现代化规律的认识愈益深入(www.e993.com)2024年11月29日。中国创造性地转化、创新性地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天人合一”思想,使之成为中国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凡此种种,使得中国越来越重...
黄建军:唯物史观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坐标与世界意义
首先,从唯物史观的历史逻辑看,现代化的最早呈现是西方从传统社会向资本主义现代社会转型升级的历史过程。马克思认为,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人类生产方式演变和发展的结果。马克思通过比较西方传统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发现人类现代化是社会形态中呈现的阶段性过程。马克思指出:“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
马克垚:“欧洲中心论”的破除与世界史的创立
《人类史》这部书偏重于描述人类文化和科学的发展,不能说是一部世界史,但它的编写过程却说明了写一部真正的世界史十分困难。随着二战以后第三世界的崛起,亚、非、拉美国家的历史受到史学家广泛关注,出现了许多带有世界性的综合著作,其中最有名的如布罗代尔的经济史巨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虽...
生活是漫无边际的汪洋,幸有好书是岛屿——2023书乡年度阅读盘点
《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从诞辰百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当中,精选出40位不同领域有代表性的杰出科学家,通过讲述他们拼搏奋斗的故事和所取得的杰出成就,绘制出一部浓缩的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史,呈现出一扇重要学科精选的重大成果展示窗,公布出一张彰显科学大师风采魅力的光荣榜,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发展史、接受...
(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⑥)立柱强基方致远——如何理解教育、科技...
回顾历史,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最早进入现代化,与其兴办一批著名大学、集聚一批一流科学家、产生一批重要科技成果是分不开的。可以说,现代化强国,必定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正是基于对教育、科技、人才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事业,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