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终写了首奇怪的诗,遭到读者嘲讽,专家:只有东坡敢这么写
宋·苏轼·《观潮》话说,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一个读者看完《观潮》后,直接讽刺说,这是什么破诗,第一句和第四句竟然一模一样。他的朋友听到后告诉他,这诗是苏轼写的。那位读者就略显尴尬的说,这就是了,东坡写的,自然说的通。其实这首诗,是苏轼在临终之时写给小儿子苏过的一道偈子。当...
苏轼逆境中写下的趣诗,开篇令人捧腹,短短56字有情有义更有调皮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苏轼在逆境中写下的一首趣诗,诗名《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此时苏轼在杭州任通判,事实上就是被迫离开了朝堂的中心位置,仕途的失意没有让他灰心。在一次与县令毛国华,县尉方武同游西菩提寺时,他诗兴大发写下此诗。全诗短短56个字,有情有义更有调皮,开篇就令人捧腹,其中14个字更是堪称...
这是苏轼写得最洒脱的一阕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宋代〕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诗人苏轼(1037年—1101年),...
苏轼写下千古名句,告诫人们珍惜光阴,但后人们却用得非常“污”
而苏轼不仅以“春宵”直接为题,还刻意在诗中重复二字,究竟是为何意呢?《春宵》原诗如下:《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首诗前两句描写的是静谧安宁、恬静怡人的春夜景色,意思是:“春天的夜晚因为短暂而显得弥足珍贵,花朵盛开,散发出阵阵清幽的香气,月光也在花...
苏轼写初冬最美的一首诗,治愈寒冷的心,结尾一句最适合发朋友圈
诗名《赠刘景文》。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首诗是苏轼送给刘景文的一首诗。刘景文是谁?他是苏轼的朋友。元佑五年(1090年),苏轼任杭州太守,刘景文任两浙兵马都监。苏轼是文官,刘景文是武官,爱读书,有文采,两人一见如故,结为好友。
王安石和苏轼看透世情后各写一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真的好通透
王安石的《凤凰山》和苏轼的《洗儿戏作》,这两首诗都是他们看透世情后所作,有异曲同工之妙,真的好通透,让人读起来感觉意味深长,久久不能忘怀(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有意思的是,王安石和苏轼可以说是朋友,两人尽管政见不和,但他们彼此欣赏。王安石年长(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苏轼比王安石年轻(1037年—1101年),两人...
“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轼在狱中受尽折磨,绝望中写下两首绝命诗
所以在此过程中,《狱中寄子由二首》这两首诗,不仅是苏轼对后事的交代,更是他为自己向宋神宗求情的高明手段。苏轼通过赞美宋神宗的恩德,同时勇于承担自己的过错、大打亲情牌及运用典故等策略,成功地触动了宋神宗的恻隐之心,最终得以免死。十年之后的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轼再次来到杭州任职,远离政治...
苏轼调侃同行好友,写下一首很拗口的怪诗,能一次读顺的都是高手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乌台诗案”发生之后,苏轼在汴梁被关押了一百三十多天,这段时间无疑是他人生中的“至暗时刻”。由于担心被处死,苏轼甚至提前写好了两首绝命诗。幸而朝廷大赦,加之皇帝的偏袒,他才侥幸未死,被贬到黄州。初到黄州时,他因为暂时未寻得安身之所,便寄居于当地的禅寺“定惠院”。...
苏轼嘲讽好友惧内,写下一首戏谑之作,四句诗引用三个惧内的名人
《戏孙公素》——北宋·苏轼披扇当年笑温峤,握刀岁晚战刘郎。不须戚戚如冯衍,但与时时说李阳。这首诗当中,含有四则与“惧内”相关的名人典故。第一句诗,讲述的是晋代名士温峤的轶事。温峤出身东晋的名门,史书上称他“博学多才,孝悌兼备,擅长清谈”。
元旦:苏轼写下一首打喷嚏诗,道尽最美的思念,最真的友谊
《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宋)苏轼堆盘红缕细茵陈,巧与椒花两斗新。竹马异时宁信老,土牛明日莫辞春。西湖弄水犹应早,北寺观灯欲及辰。白发苍颜谁肯记,晓来频嚏为何人。“堆盘红缕细茵陈,巧与椒花两斗新”,苏轼通过对春盘这一节日饮食的细腻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温馨而热闹的新年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