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新书丨张均新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法》出版
观赏者的意识只有一个完整而单纯的意象占住,微尘对于他便是大千;他忘记时光的飞驶,刹那对于他便是终古。”相反,从反映论到“重写文学史”,从“再解读”到北美批评,其实都包含对现代中国历史实践的总体判断,涉及对未来中国的期待。
“叙述”中国与“中国”叙述——节庆文化类节目的底层实践逻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充分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并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才能以“中国现代性”作答“是以中国”,并最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中,节庆文化类节目作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具体文艺实践,正是在对中国...
7月译著联合书单|德国电梯社会:一个欧洲心脏地区的危机
本书回溯了美国现代社会如何和为何采用货币化的价值和资本主义价值观作为度量人类财富指标的漫长历史,在这一过程中美国逐渐摒弃了早期的社会和道德标准——后者没有对日常生活进行定价。如同19世纪一样,当今社会对用何种统计指标评判我们的经济和国家是否“健康”,充满了政治争议。本书有助于我们理解用经济指标度量社会福...
启蒙视野下的中国科幻小说发展流变
这一时期的科幻小说,在学习、模仿西方科幻小说的基础上,将“知识与真理的话语”“梦想与传奇的话语”统合一体,开创了中国科幻小说的两类叙事传统:(1)启蒙传统,又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科学精神启蒙和以鲁迅为代表的科学知识启蒙两种;(2)娱乐传统,即在神怪叙事传统、商业化文学时代潮流推动等诸多因素下,为满足市民阶层...
当代城市文学创作的审美重构
文学创作与文学史研究两个维度,提醒当代城市文学写作始终需要立足于美学现代性的三重辩证法,即“城市性”首先要对立于传统,其次要对立于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对工具理性、科技崇拜、进化论逻辑、时间神话等命题的反思),最后还要对立于“城市性”自身,时刻警惕“唯城市主义”中日常生活化意识形态形成新的话语霸权和...
法与史的碰撞:对书稿《罗建功的诉讼史》的“审判”
最后,她对书稿涉及时间观的部分表示不解(www.e993.com)2024年11月29日。比如书稿中说,“所谓的‘断裂’其实是外缘现代性与既有社会进行时间拼接造成的难以弥合的裂隙而已”,这里面就涉及好几个概念,读者并不容易明白。不过,对于“时间拼接”,王亚新教授倒觉得用得挺好,他认为书中试图处理四种时间观,分别是循环时间观、线性时间观、梁启超“两头...
创历史新高!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评选结果揭晓
4.中国土地问题调查——土地权利的底层视角成果类型著作申报人刘守英等级一等奖5.经济增长与结构演进:中国新时期以来的经验成果类型著作申报人刘伟等级一等奖6.鲁迅与俄国成果类型著作申报人孙郁等级一等奖7.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我国特困地区的贫困与扶贫策略研究...
城市漫步|9月上海活动推荐_市政厅_澎湃新闻-The Paper
PSA目前正在展出“觉醒的现代性——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通过历史文献的呈现方式,带领观众们回溯至20世纪初期中国现代建筑的崛起与发展。展览期间,PSA和织城网络UNO策划了一系列发生在城市中的活动“摩登漫步”,邀请公众一同来以漫步的方式丈量城市的历史,寻访熟悉而陌生的上海建筑,追溯对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