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的诚与信
苏轼这样评价司马光:“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自少及老,语未尝妄,其好学如饥之嗜食,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诚心自然,天下信之。”在司马光的老家陕州及其著书十多年的洛阳一带,如果谁做了坏事,人们就会批评他:“难道你就不怕司马光先生知道吗?”这可谓是历史对司马光诚信的真实评价与褒奖。
司马光为什么能得到宋朝百姓自发的拥护与爱戴?
14明堂大典完毕,哲宗宣布,由于司马光之丧,此次明堂,取消祥瑞展示、百官称贺环节,只行大赦之仪。15大赦仪式后,太皇太后和皇帝一起驾临宰相府,吊唁司马光,“哭之哀甚”。哲宗下令,司马光“赠太师、温国公,赙银三千两、绢四千匹,赐龙脑、水银以敛”。16哲宗御篆,亲自为司马光书写了神道碑的碑额—“忠清粹德之...
【鸿儒】之儒学典范——司马光
内容提要:人物简介: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图语:儒学典范司马光人物简介: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清廉家风故事】《司马光的家风 》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常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家训故事1026年...
酬世文献与中国传统礼制的“下移” | 杨华
明清以来,中国民间社会流行一种为日用应酬而编纂的文献,我们称之为“酬世文献”。此类文献以实用为主,翻刻甚夥,用过即弃;它们主要面向基层社会,而不属于精英文化,各家书录大多弃而无论,所以此前研究并不多。此前相关研究主要采取两种路径。其一,将其视为一种“实用文体”。虽然自《文心雕龙》之《铭箴》《...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编(送给孩子们)
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代表作:《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史记》:历史散文。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鲁迅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之一,前“三史”(《史记》、《汉书...
北宋第一大奸臣蔡京,曾四次拜相却冻饿而死,一首绝命词警醒世人
蔡京立刻换站队伍,加入了司马光的“旧党”。但由于在1085年,蔡京附和蔡确一同图谋害王珪,并试图贪图定策之功,只是最终未能成功。所以一些谏官的言论指控蔡京怀奸邪、坏法度,导致他多次调任地方官职,经历了一系列的官场波折。尽管蔡京在某些方面展现出了政治手腕和效率,但由于种种因素,最终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
司马光:推翻王安石改革制度,实行新法
而司马光却鼓吹孔老二的货色,胡说智愚完全决定于天赋,而且由于“材性愚智不同”,形成了富贵与贫贱的不同。也就是说富贵与贫贱是命定的,完全抹杀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压迫,为大地主阶级世世代代的剥削特权辩护。他站在大地主阶级顽固派的立场,疯狂攻击王安石变法,惊呼:这样下去,“十年之后,富者无几何矣!”赤裸地暴...
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理想的哲学审视
在礼制上,张载平生用心于“复三代之礼”,主张实行礼制,确立治世之道。他说:“欲养民当自井田始,治民则教化刑罚俱不出于礼外。”司马光曾评论说:“窃惟子厚平生用心,欲率今世之人,复三代之礼者也,汉魏以下盖不足法。”第三,恢复宗法。张载还主张推行古代的宗法制,他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
历史的尘埃——王安石变法:虽千万人吾往矣
司马光表示解决财政赤字应以节流为主,王安石以“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驳斥。韩琦指责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文彦博气得直呼:(大宋)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王安石的回应振聋发聩: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