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宏义:北宋前期文官的官、职、差遣之名实转换举隅
京师号公‘铁面御史’”;出知睦州,移充梓州路转运使,未几移益州路,以右司谏召,“论事不折如前”;出知虔州,召知御史杂事,不阅月为度支副使;英宗初,除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旋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神宗即位,召知谏院,擢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陈晓伟|《元史·太祖纪》与“金史”关系初探
《金史·哀宗纪》天兴二年正月条:“庚申,诸军始知上已往,遂溃”;“戊辰,安平都尉、京城西面元帅崔立,与其党韩铎、药安国等举兵为乱,杀参知政事完颜奴申、枢密副使完颜斜捻阿不。……遂送款大元军前”;“癸酉,大元将碎不进兵汴京”。以上《太宗纪》《金史·哀宗纪》“戊辰”干支及内容相同,“速不台”...
教师考试练习题-《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基础练习
C.将地方部队编入禁军D.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2.北宋与辽相互征战,未有结果,双方最终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通过这项协议()。①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②收回了燕云十六州③为宋辽之间的经济往来创造了条件④致使官僚队伍膨胀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
王安石是辩论高手吗?
▌洪宇熙宁二年(1069年)的一天,众宰相和执政官员到政事堂商议新法。新提拔的参知政事王安石是个为人极其强硬的“吵架王”,会议才开始不久,王安石就和众人起了争执。只见王安石站起来怒视旁人,说出了一句狠话:“君辈,坐不读书耳!”直接藐视全场。意思就是,说了这么半天,结果你们是学识少,根本听不懂。为了推...
中国古代官职称谓大全 - 上游新闻·汇聚向上的力量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唐朝参知政事是不是宰相?翰林学士为何“内相”?可能和你想的不同
一是以品级较低、资历较浅的官员加“参预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参预宰相事务;另一种是给一些老资格的勋臣加“平章事”或“同三品”名号,使其继续预闻宰相事务,到了代宗大历二年(767),宰相的名号最后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简称“(同)平章事”(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于是,这一名号终唐之世没有再改变,乃至...
高考语文知识点全汇总 1
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朝代不同,“宰相”的名称各不相同!网友一致说:唐朝的,最好听
到了宋代,参知政事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常设官职,职位相当于“副宰相”,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增大皇权。宋朝时期,担任这个职位大家最熟知的两个人,一个是王安石,一个是范仲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同时期宰相的名称也不尽相同,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尤其是每一个名称的背后,除了有一定的故事,且每一个名字都...
宋词与科举|13:包拯等三大名臣同学的诗词故事,也很精彩哦
大宋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科题名榜,是科举史上的名榜之一,被后人称为“宰执榜”。所谓“宰”,自然是指宰相。所谓“执”,指副宰相级高官参知政事。宋代的参知政事,简称为“执政”。称本榜为“宰执榜”,是因为录取人员中,出现了多位担任过宰相、参知政事职务的名人。先来看看本榜部分上榜考生的...
【人文永济】范仲淹与蒲州
参知政事,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乾德二年(964),宋太祖赵匡胤设参知政事(简称参政)为副相。开宝六年(973),参知政事始得与宰相于政事堂同议政事,职权、礼遇大致等于宰相。宰相出缺时,参知政事可代行宰相职务,至宋仁宗、宋神宗时期,参知政事的职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