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名称来源:为何以“炮”命名“火炮”?
《礼记·内则》记载:“炮取豚台若将。”《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记载:“令尹炮之,尽灭却却氏之族、党。”这些记载的炮字,都表示在火上烧烤或焚烧之意。炮字通“庖”与“咆”,“庖”(厨师)大概与火有关,宋朝之前没有炒菜,厨师经常要烧烤一些东西;“咆”是指吼叫咆哮,大概是生气冒火了,所以“庖”“咆...
三教九流,是指哪三教,哪九流?来,一起涨知识了
儒教。儒教,又称孔教,源自孔子的儒家思想,但儒教的概念不同于儒家。儒教以“仁”为最高信仰,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终极目标。儒教不仅是古代中国的官方意识形态,更是礼乐文明的代表,上古宗教的直接继承者。儒家的经典著作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
《礼记》开创的另一种“神道设教”
“神道设教”是指圣人用神道来教化万民。笔者认为,中国古代神道中的神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人们臆造出来的抽象的神,如道教中的三清五老、六御天帝、金母木公、三官大帝、十方天尊等;第二类是自然界之神,如灶神、土地神、火神、山神等;第三类是帝王英雄人物死后变成的神。第三类神的出现与《礼记》有关。《...
【历史文化】巴人到賨人之名称演变‖刘渠
武陵蛮也纳“賨布”之赋,不过是在后汉援其名称罢了。2.《华阳国志·巴志》说:(巴国)“其属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蜑之蛮。”这个概述影响十分广泛,引据者众,皆以賨人为巴国之属民。3.《晋书·李特载记》说:“賨者,廪君之苗裔也”。唐代官修史书者从其说。4.徐中舒先生在《论巴蜀文化》...
宋明理学“理”的意义是什么
“宋明理学”这个概念,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比较有确定性的名称,可是这个名称要细究起来也不能说是完完全全的科学,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因为宋明理学诞生在北宋,可是一直延续到清代,因此如果按照这段历史来讲理学的体系,应该叫“宋元明清理学”。可是这个叫法显得有点长,所以习惯上就用“宋明理学”这个概念来指称宋元明...
周代傩礼考述
陆德明《经典释文》把《周礼·方相氏》、《礼记·月令》中表示驱疫仪式的“难”字一概注音为“乃多切”,把正字“难”错误地看成了“傩”的借字,从此“傩”字即成为指称驱疫礼的标准用字(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因为沿用已久,约定俗成,再改用本字反而容易引起混乱,所以我们现在仍不妨使用傩礼这个通用的名称。
重49克的素纱单衣是怎么“炼”成的
其实不然,这件衣服准确的名称应该是“素纱襌衣”。《说文》:“襌,衣不重。”《释名》:“襌衣,言无里也。褠,襌衣之无胡者也,言袖夹宜形如沟也。”三号墓的衣衾腐朽严重,但是遣策(古人在丧葬活动中记录随葬物品的清单)较为详尽,出现了许多有关“襌衣”的内容,涉及了帛、绪、绮等多种材质,白、霜、青...
华夏,夏字是夏朝,华是啥意思?真相:并非“华族”,和“虞夏”有关
《尚书·微子之命》有“东夏”之称,偏指华夏东部地区;同书《太甲上》又有“西邑夏”之称,大致相当于通常所称的“西夏”,偏指华夏西部地区。前人从词源上解释“华”、“夏”二字,一般认为“夏”即“雅”、即正,指中原居民。《荀子·儒效》篇有“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之文,同书《荣辱...
公共基础知识:古代称谓之年龄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为了表示尊敬、谦虚或者亲近,就出现了各种称谓。称谓是指人们因为血缘关系或者其他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名称或称呼,而在考试中年龄称谓的内容涉及颇多,今天中公教育带大家一起来梳理下相关内容。一、0至10岁1.初度:出生之日,后世经常指代生日。这种说法最早出自《离骚》:“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
儒学研究 | 景海峰:论儒家经义训解的基本方式
孔颖达《礼记正义序》谓:“至孔子没后,七十二之徒共撰所闻,以为此‘记’。或录旧礼之义,或录变礼所由,或兼记体履,或杂序得失,故编而录之,以为‘记’也。”(22)“记”本身就是一个辨识、选择和编排的过程,所谓载记、实录,并不是机械地照抄、搬运,而是包含了理解和转化的意思。记录者,记什么、如何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