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文学精神论坛(下):17位学者纵论电影的文学性
电影的文学性再探讨——以近几年文学纪录片创作为例我今天想从两个方面展开“电影文学性”的讨论:一是从概念辨析的角度谈从文学中的“文学性”到电影中的“文学性”;二是以文学电影“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为例,谈当下电影创作对电影与文学互动新形态的探索。“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是中国台湾目宿媒体推出的一...
故乡的河 文学的河(人世间)
2017年8月,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剧组把撤乡建镇不久的将台堡镇列入第四季拍摄计划。当年10月正式开机时,我在航拍器中看到,葫芦河就像一个宝葫芦,雾气腾腾,美妙难言。如今,葫芦河已经变成一个能够和江南媲美的景观河道了。我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决定把这条故乡的母亲河、这条文学之河融入新书...
老舍剧场微影评 | 纪录片《我的诗篇》:巍巍莽莽天地 人人皆有诗心
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我的诗篇》是近在咫尺又散落人海的六名工友的生活纪事,是关于平凡世界与非凡诗意的故事,是引发出不论对身边人还是对陌生人都要深切祝福的作品。影片中几位工友的艰苦劳作环境和当下自己即将谢幕的职场有一些距离,但或许正是这些不同激发我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和理想共生。炸裂感是我...
115件作品入围首届金芙蓉文学艺术奖终评,有你熟悉的名字吗?
5.电视剧《公诉》四川世纪华纳影业有限公司6.专题片《天府小诗仙》成都市广播电视台7.网络电影《黑豹特警队》四川星空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8.微电影《听风者》成都市卫生健康宣传中心9.电视纪录片《蜀·风流人物—草堂杜甫》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三)音乐1.声乐《锦绣》作词:梅尔作曲:梅尔演...
扎根乡村 凝视童年 纪录片导演蒋能杰:用镜头为留守儿童“发声”|...
从纪录片《路》到《村小的孩子》,再到电影《矮婆》,蒋能杰十余年扎根于家乡的泥土里,用不同的方式持续地关注农村变革环境下的留守孩童。于是,作为中国初代留守儿童的蒋能杰,用镜头记录下了第二代、第三代留守儿童的故事。蒋能杰(左一)在拍摄电影《矮婆》...
故乡是一种辽阔的心情
故乡是一种辽阔的心情转自:光明日报湖南卫视推出的纪录片《湘行漫记》,其中一集专门聚焦沈念(右一)和他的散文集《大湖消息》(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资料图片洞庭湖湿地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文学里念故乡????一天清晨,父亲醒来时老泪涕泗。问其原因,他如孩子般吞吞吐吐,最后才说是梦到老家,梦到过去的事情了。这大概是...
“走不出,看不破”的县城文学,是小镇青年的乡愁吗
城市与故乡间的差异,阻碍着他们的身份构建与认同。在熟悉的城市里,他们双脚悬空;归乡时,原本应该熟悉的故乡却早已变得陌生。他们漂泊在故乡的“家”与城市的“家”中,却又无家可归。纪录片《出路》这也是为何“县城文学”中那句“走不出、看不破”被反复使用——它早已不仅仅是空间意义上的离开,而最终呈现...
纪录片《诗约万里》第三季:见证人生故事里的诗意
纪录片《诗约万里》第三季:见证人生故事里的诗意纪录片《诗约万里》自2021年末全球播出以来,以其独特的“影像化散文诗体”形式,为全球观众带来了纪录影像与文学艺术的完美融合。在甲辰龙年到来之际,CGTN纪录片《诗约万里》第三季于2月5日起在央视频CGTN英、西、法、阿、俄、纪录频道全球同步首播。在这个...
这位获得茅奖的50后作家,决定和年轻人直接对话
不少中国作家在作品中的“故乡”都有地理上的原型,能找到对应的地理位置。顺着这个思路,2023年年底,央视《文学的故乡》纪录片剧组来到山东寻访张炜的家乡。但这次,拍摄者却遭遇了难题。因为张炜出生的那片莱州湾畔的林野被大面积砍伐,林子中的独屋早已拆除,他在少年时就外出读书、游荡,很难说哪个小村庄是他具体的家...
迟子建:我不是任何潮流中的人,这使我自由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2020)画面。迟子建:没有故乡,就不会有我的写作。但是,喜欢一个人,会“爱之深,责之切”;喜欢一个地方,同样如此。因为深爱那片土地,它光明背后的“阴暗”一面,也越来越引起我的注意。我想当一片土地由亲切变得相对陌生的时刻,那么拷问作家良心的时刻便也到了。我愿意接受这样的考验和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