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方诚峰:如何对宋史作出结构性的把握
但我们在研究中使用官僚制概念的时候,常常是,只要看着是个有等级、有分工的行政体系就可以,于是会出现“历史官僚制/历史官僚帝国”这样的说法。这种应用,似乎是取用了官僚制的形式,而丢弃了其精神原则。我们平常说宰相是官僚制的一部分,大概就是在形式的意义上说的——宰相确实是王朝制度中的“百官之首”。但如...
靳匡宇|治理现代化背景下自然保护地役权的证成与展开——以自然...
保护地役权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突破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因此,要跳离科层官僚制的约束,相机进行针对性调整,防止保护地役权制度实践进入锁定甚至逆转状态。唯有如此,保护地役权的实践探索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并进而作为优秀经验予以推广;否则将可能因路径不合导致停滞,造成基层资源的低效率损耗。2.空间分异和时...
制度效应与资源整合:秦王朝大一统原因再探
同时,与军功爵制相结合的编户齐民制也是官僚体制的基础。官僚体制对基层社会的渗透与控制,必须是建立在去掉夹杂在国家与民众中间的封君、领主阶层的基础上,使国家力量直达基层乡里社会,取得对赋税、力役的管辖权。所以,商鞅变法通过厉行军功爵制的计功原则、田宅赏赐、爵位升降等制度规定,既让编户中的民众致力于“农”...
王炎平《科举与士林风气》出版 |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演进历史...
本书以唐代科举为基本内容,兼采宋、辽、金、元及明、清材料,以具体的史实,说明科举的创制和演进,它与官僚制的结合,以及科举官僚制度对于中国古代国家体制、政情国情、世态世风有何影响,中国古代士人在科场和官场有怎样的命运和心境,借以为科举时代的中国社会写照,为科举时代的中国社会写心。试读满朝朱紫贵,尽...
为何西方很难理解中国大一统的历史?|南方|江南|地域|民族|成吉思...
历史中国是在外儒内法的专制君主官僚制和以辽、金、元、清等政权为代表的内亚“边疆”帝国体制,这样两种国家建构模式反复地相互撞击与整合的过程之中形成的。如果没有满族、蒙古族和藏族等民族对创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贡献,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版图规模的现代中国。
阎步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札记》小序
而《北方部族武力如何影响华夏制度史:“南北朝”现象的一个政治学思考》一文,尝试借用政治学方法,把次要因素尽量剔除,努力在繁多因果关系中,发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机制(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为此,此文揭举“部族武力的体制化”概念,以期击破九连环的关键一环,为中国史上异族政权强化专制官僚制的现象,增加一条解释。
李公明︱一周书记:“街头官僚”的权力与……困境
再看“官僚”,就是刚才说的“一线工作人员”,或者说就是常用的“基层干部”这个称呼。但是如果这样译的话就完全冲淡了作者在书中一直强调的那种彻底笼罩着这些“工作人员”“干部”身上的官僚制、科层制的色彩,而关于这种体制对个体的影响正是作者在书中论述的核心议题,而且用在书中所描述的那些现实生活语境中也显...
历代变法革新中政治家精神与行政理性的交汇
事实上,对官僚体制和官僚理性的批判从来就是一个伪命题。在官僚制的理性精神尚未得到张扬、其合理性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条件下,妄谈摒弃官僚制,不仅不合时宜,误导行政改革的方向,坠入范式移植的陷阱,更背离实事求是的精神。官僚理性有着不可忽略的持久生命力和应用价值。这种理性不仅是当下讨论的议题,亦是审视...
??阎步克:传统中国士大夫政治的发端与演进
战国变法运动的实质,我们理解为一个专制官僚制化运动;随着这一运动,一种更分化的政治形态——“法治”生发出来了。“法”不只是“刑”,它也可以理解为专制官僚政治的理性行政原则和规范。在法家的阐释中,“法治”立足于以科层形式分配权威、职能和资源的中央专制集权体制,以非人格化、程序化、具有可计算性并服从...
李济沧|乡品与乡里:六朝贵族制言说的展开及其新趋势
纵观上述中外学界关于六朝贵族制的研究,尤其是针对皇帝权力与贵族制度的探讨,大体可得出以下认识:尽管研究者有着各自的立场,但都没有否认六朝贵族具有官僚的一面,整个国家体制也呈现出了类似官僚制政治体制的特点。然而就六朝贵族所获得的地位来说,到底是作为皇权的一环而存在?抑或是游离于皇权之外,以其自律性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