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国人看不起清朝,其实,清朝的强大远远超乎现代人的想象
相比于历朝历代,清朝达到了君主制的最高峰,皇权比以往朝代都要集中。还是先看历史案例,西汉在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等措施削弱了诸侯势力,但是汉武帝重用外戚,结果就出现了史上最牛外戚王莾。这一惯例延续到了东汉,就变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宰相相当于皇上的职业经理人,对皇权有一定...
魁奈及其重农学派借鉴中国文化并认同中国的开明君主制
英国学者赫德逊在《欧洲与中国》书中说:“按照魁奈说,‘自然秩序’是‘人类一切立法、一切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最高准则’。他主要是就经济生活去设想它,在很大程度上既借鉴了欧洲社会契约学说也有古典中国的理论而设计了一个体系。”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认为,魁奈重农主义的中心是“自然之秩序”的思想。如魁奈在...
古罗马家长制和中国古代三纲五常的不同之处,区别于外与求诸于内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性往往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这一群体没有任何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可言,女性的存在是依附于男性而实现的。这是中国古代女性的血泪史,而这份血泪又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当中。放眼整个世界,遥远的古罗马同样存在着压迫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制度,那就是古罗马家长制。他们将占据家庭绝对支配地...
孙闻博:中国古代县制起源新论
中国古代分封制、郡县制不宜截然两分。县制形成与社会组织、经济制度变动有关,核心是官僚组织的建立及运行。关键词:先秦秦汉县制分封制官僚制商鞅变法一、问题提出及概念引入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研究中,县制起源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对于思考郡县制形成发展、国家地方治理早期变迁颇具意义。关于县制起源,古人已...
历史上没有母权制,父权制之前是舅权制,对历史影响深远|文史宴
关于舅权,牟润孙《春秋时代母系遗俗<公羊>证义》、李衡眉《论中国古代对舅权的尊崇和抑制》两篇文章以历史截面,静态呈现了舅甥亲缘关系的周秦之变。而潘光旦《论中国父权社会对舅权的抑制》则通过服丧制度的变化,揭示了舅权的被压制。总体而言,关于舅权的历史讨论,主要集中在先秦和两汉两个时段,除上述四篇文章,另见...
中国“世袭制”的县令家族:掌管地方600年,朝代更迭但县令不变
自此,封建体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曾经的王公贵胄执掌地方行政、司法、军事等权力的世袭制度变得鲜见(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取而代之的是长久延续至今的郡县制体系,中央选派官员担任地方长官,实行定期考核与轮换制度,杜绝了世袭的可能性。这一变革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行政体制基础,影响深远。然而,事物并非绝对,受到中央集权思想的深刻影响...
董子云:15—16世纪法国习惯法编纂及其治理转型
换言之,习惯法编纂更多反映的是法国从中古封建制国家向近代君主制国家转型的过程与特点。通过习惯法编纂,习惯被纳入“国王的法律”,国王逐渐垄断立法权,而三级会议的活动受严格掌控且没有最终决定权。因此,习惯法编纂亦为近代法国君主制主权国家理论奠定现实基础。
古代“正统观-合法性”三人谈
“十国”中有七国的君主曾经称帝。故他们并非都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更不是藩镇,分明出现过多个帝王的并立。认为分裂的局面不正常,是受正统论影响的后人的判断。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时间几乎对开,我们怎么可以说半数时间的中国历史都不正常呢,当事人更不会这么看。无论是君王还是臣民,绝大多数人是现实主义者,...
最扯淡的,就是把过去两千年定性为封建社会
郭沫若为主张封建说的另一大将,郭氏着重从经济的角度论证,中国社会的发展亦遵循“五阶段”模式,商周为奴隶制,秦汉之后则是封建制(《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30)。由于郭一向大胆假设和大胆立论,其观点飘移不定,不能保持首尾一致。从学术界公认的定义可知,既然封建指封土建国,或政权的逐级承包,封建社会必然是政治分权,...
龙年说龙:专用还是专崇?祥瑞抑或惩罚?
普通人以“龙见”制约君主龙是不存在的生物,人们怎么会见到龙呢?“龙见”现象背后蕴含了政治、文化和道德的隐喻。《哈佛中国史05·挣扎的帝国:元与明》记述,在元代,人们首次看见龙是元朝建立的第22个年头,后来龙又出现了多次。在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也就是元朝的最后一年,共有两次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