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引入中国的农作物
包括粮食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豆薯、木薯等)、油料作物(花生、向日葵、腰果等)、香料作物(辣椒)、纤维作物(陆地棉)、果蔬作物(南瓜、番茄、洋葱等)、药用作物(可可、西洋参等)以及嗜好作物(烟草)等多种类型。玉米、番薯与马铃薯是这一时期引种影响最大的作物,这些高产经济作物一方面可以作为粮食作物的补充,增加...
【地理探究】不同积温带,农作物灌溉有讲究!熟制vs复种指数、光照...
熟制这个词在初中便已经接触,它是指同一块耕地一年内收获的作物的季数,这里的作物可以是同种也可以是不同种。复种指数是指一年内在同一块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次数,计算公式为: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所以这两个概念其实是对一件事儿的不同描述,例如一年一熟,复种指数就是100%...
钟华:植物考古所见的早期农作物种植制度初探——以先秦时期中原...
作者:钟华来源:“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微信公众号原文刊载于《科技考古》第七辑炭化稻谷和今日稻谷的对比展示图(图源:良渚博物院)一、研究背景一般而言,农作物种植制度或农业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结构、熟制和种植方式的总称。一个地区的农
热点一π丨关于“土地”的那些事儿之我国耕地情况概览
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吉林、新疆等5个省份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国耕地的40%。位于一年三熟制地区的耕地28243.68万亩,占全国耕地的14.73%;位于一年两熟制地区的耕地71739.85万亩,占37.40%;位于一年一熟制地区的耕地91809.26万亩,占47.87%。位于湿润地区(年降水量≥800mm)的耕地67041.62万亩,占全国耕地的34.96%;位于...
【地理百科】积温、有效积温、活动积温、中国温度带
(1)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温差大;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我国夏季最热-吐鲁番(地形因素),夏季最冷-青藏高原(地形地势原因)冬季最热-曾母暗沙(纬度因素),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纬度因素)。(2)温度带(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分布地区(结合图记住)...
考古中的早期农作物种植制度(博古知今)
农作物种植制度是研究古代农业发展水平和演变趋势的关键,包括作物结构、熟制和种植方式(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近年来,随着浮选法的推广,植物考古遗存的发现成倍增长,较大地拓展了我们对早期农业发展中的作物结构和时空分布的认识,为我们探索当时的农作物种植制度提供了可能。中国古代早期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尤其是在先秦时期,可以简单分为以长...
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 让“中国碗”盛上更多“河北粮”
河北省今年一号文件指出,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对此,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说,确保粮食安全,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持续开展小麦亩产跨千斤、玉米单产提百斤示范行动,带动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总产保持在740亿斤以上,坚决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粮食生产任务...
【农业地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整合
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弊:季风强、弱的影响,易形成旱、涝灾害,有效措施是兴修水利设施。(1)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利于发展种植业,多为水稻,一年两熟到三熟。不利:多旱涝灾害。(2)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平原—发展种植业,多为水稻,一年两熟;山地丘陵——发展林...
作物的故事︱高粱在中国:从备荒作物到主粮
《中国实业志》记载:“高粱最普遍的轮作作物是小麦,但为培养地力考虑,也有与大豆或粟轮番播种者,如第一年种高粱,秋收后种麦,割麦后种豆或粟,第三年再种高粱。”棉花也是高粱良好的前茬作物,据《棉业图说》记载,“于种棉之地先种高粱及蚕豆,次年再行种棉”,这样不仅能减少棉田对肥料的需求,同时还能让棉花获得...
【地理归纳】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整理总结、农业区位选择及其类型分析
11.我国的农业生产: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于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12.气象灾害: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台风(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寒潮、沙尘暴、干旱、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