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它才会”:不必担心人工智能让传统学科变质
一种是“人工智能+传统学科”,基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以及传统学科在当下的应用需求,推进学科交叉。例如“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医学”“人工智能+语言学”等,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技能的突破性创新复合人才。另一种是以人工智能为媒介,实现“传统学科+传统学科”。通过信息链接和数据分析,挖掘出不同学科之间的潜...
AI-B类基础课,大一新生解锁了哪些新技能?
AI-B类课《人工智能基础》设置丰富的互动和实践环节。这次李梓铭完成的作业,是一个是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图像识别项目,这是深度学习算法的经典应用,也是AI“理解”图片内容的第一步。任课教师、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青年研究员马兴军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相关任务。选课的多是大一新生,没有编程基础怎么办?教师助教都是坚强后盾。
浙江高校“人人学AI”,未来什么样的人才受欢迎?
“明年,全体本科生将会像学习语文、数学一样学习人工智能。”11月初,浙江大学(以下简称“浙大”)举办了首期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师资培训班。据悉,到明年春季学期,人工智能通识课将正式融入浙大本科通识必修课,实现理工农医人文社科等各类专业“人人皆学”。11月2日,浙江大学举办了首期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师资培训班。
“机器学习”拿下诺贝尔物理学奖: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启示
复旦大学智能复杂体系实验室主任、上海数学中心谷超豪研究所长聘教授林伟介绍,他们研发的人工神经网络是典型的复杂系统,需要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去深入探究,将物理学与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脑科学等学科进行交叉。在林伟看来,这是诺贝尔奖主动拥抱AI时代的一个重要举措,体现了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与此同...
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人类
我自己喜欢的这些非常基础的数理研究恰好也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基础,那么我很自然地就从控制学科出发,研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基础理论。在做理论研究的过程中,也做了很多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模型。我们也在做“AIforScience”(利用人工智能推动科学)等方向的研究。
丘成桐:人工智能要重视上游的基础学科
钛媒体App7月4日消息,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全体会议上,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表示:“人工智能的上游、中游、下游要同步做,上游(基础学科)要领导,中、下游要帮忙,中国尤其要重视上游的工作(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丘成桐说,上游的工作不是能很快就看到成果的,所以不少人不大愿意做,但是美国近期的大...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讲授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第一讲:拥抱AI!
南京大学依托雄厚学科实力和高水平师资力量,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加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着力培养拥有人工智能素养的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将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人才支撑,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南大力量。科技跃迁:人工智能发展恰逢其势“人工智能充满未知的探索...
天津市围绕国家课标、学科融合、衔接培养研发人工智能课程——用...
以学科融合为抓手,汇文中学构建了融合人工智能的项目课程群。该课程群分为4类课程,即项目课程、竞赛课程、普及课程、融合课程,实施方式是“兴趣切入—社团推进—全员普及—学科融合”四级梯度模式。“学校各年级全面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引导学生学习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知识,使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理论...
【校报特稿】创建“双一流”:新法科建设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
学院直面科技革命对法学教育带来的挑战,增设了“金融学导论”“人工智能与智慧司法”等交叉学科前沿课程;引入跨学科背景教师,利用学校工科优势,多学科协同建立生物安全中心、智慧司法实验室、智慧法治研究院、绿色发展研究院等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地;聘请院士、高层次人才等理工科著名学者担任研究员,对法学院学生进行多学科交叉...
...撬动拔尖人才培养“大改革”——教育部推动实施基础学科系列...
4月19日,在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工作推进会暨计算机“101计划”成果交流会上,该计划的动议者之一——图灵奖得主、北京大学访问讲席教授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在谈及计算机“101计划”的成效时作出上述评价。据了解,2021年12月,教育部在计算机领域率先启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简称“101计划”)。202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