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之韵,守正创新︱“中文学科的挑战与机遇”学术论坛纪要
他们分别引用二十大报告和总书记的指示,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构的重要性,并强调中文学科既是人文学科的重要分支,也是一切人文学科的基础,这一议题不仅关乎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更关系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王进:典籍·思想·书写——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张新民教授侧记
早在读研究生时候,“我最初通读《资治通鉴》,就是用家中的四部备要本,作为日课一天读一卷,用红铅笔在上面断句。”“《通鉴》总共二百九十四卷。我差不多每天读一卷,一年读完。自此获得了一种眼光和格局。”或许正是这种眼光和格局,使他的儒学研究别具一格。时下,犹如其他任何一个学科一样,儒学研究也涌现出...
清华第二届哲学-戏剧节「有事发生」| 6部优秀剧目&3部原创校园作品
清华哲学-戏剧节(TsinghuaPhilosophy-DramaFestival)是由清华大学哲学学堂班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于2023年联合发起的一项校园公共艺术活动,从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出发,旨在将戏剧应用于哲学人才的培养,同时将哲学的前沿探索和戏剧的美育实践进行深度的交叉与融合,通过学术培养和全人教育有机结合,长期培育校园中以「兴趣-...
【理响中国】以古典学研究发掘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
其为符咒,从时间坟墓里唤集千秋万邦之伟人的思想意绪,其为路径,即自此来追踪人类社会、道德、知识与宗教的演进。”(约翰·埃德温·桑兹《西方古典学术史》中译本)就此而言,古典学实际上是一种学术的观照方式,是一个意义域的集合体,而不仅是一个学科。
《写作》新刊︱袁智忠:公文传播:从传播行为到一门交叉学科的诞生
因此,我们相信,公文传播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创新的产物,会为公文写作的研究、传播学研究开辟新的空间、学术范畴和学术领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公文传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进一步繁荣人文社会研究,推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学术创新贡献力量。
传统美学与中国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光明学术笔谈作者:余开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20世纪初,美学学科正式在近现代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得以确立(www.e993.com)2024年11月29日。经历两个甲子,美学学科在中国迅猛发展并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其间,中外美学思想经历了冲突、并置、杂糅、汇通等复杂的话语交织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将美学学科基本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美学传统在现代的曲折展开与更生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形成了自身的突出特性,也孕育了中华民族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同的独特审美意识或美学思想传统,即中华美学传统。这意味着,中国古代诚然没有产生过西方意义上的美学学科制度,但毕竟诞生了可与西方美学相媲美的独特美学思想体系。这种美学思想体系一旦在同
大树凋零:现代学术史上的李泽厚先生
李泽厚先生更以其在人文学科的广阔领域,信马由缰,纵横捭阖,跨越知识界、学术界、思想界,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鲜活的思想文化营养,从而成为众望所归的一位文化地标式人物。如果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写一部文化史,学术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学术地图,核心人物便是李泽厚先生。
我们需要怎样的文艺理论与批评?汤奇云、李健、安裴智新著学术研讨...
”汤奇云在发言中用三个“幸运”描述自己的学术之路。一是参加高考,“完成了从大学到博士的全部学制教育,完成了从一个农民子弟向学者身份的转变”;二是受益于由文艺理论家钱谷融开创的“钱门学派”,“直到今天,这个学派依然在关照着我、指导着我,让我在文艺审美探索的路上享受到了人生的最大的快乐”;三是...
探寻美的本质 追求审美人生——访哲学家叶朗教授
这三个圆,有一个共同的圆心,就是传承和弘扬蔡元培开创的北京大学的优良传统,这个传统重视美学和艺术学的学科建设,重视在高等学校和全社会开展美育、艺术教育和人文教育,引导大学生和社会民众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追求人生的神圣价值。我进入北大这60多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