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歌,为何如此动人?
吴歌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典型代表为白茆山歌、芦墟山歌、河阳山歌。江南鱼米之乡有如沃土,一代代山歌手拔节生长,吴歌唱响在田野里、舞台上,并多次走进高校、中南海等“大雅之堂”,为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了最鲜活的样本。多方呵护下,有如“天籁自鸣”的吴歌,唱响在新时代的春天里。...
少儿山歌艺术团——吴歌的希望
1995年,在“万川杯”江浙沪吴歌大赛上,白茆小学小山歌手初露锋芒,他们演唱的白茆山歌获得了特别奖,组委会赞誉孩子们是“山歌的希望,吴歌的未来”。1997年,白茆山歌表演唱《喊日子》,获江苏省群众文化演出二等奖、江苏省;中小学生文艺调演一等奖;《鹞子鹞子向南飞》,获江苏省第二届少儿艺术节演出一等奖,苏州市群文...
吴歌的朴素美学
古老的吴歌,今仍以富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形式得以赓续。其实评弹的出现,源头亦在吴歌,宋代吴歌常被说唱运用,元末已出现以弹词命名的唱本,故苏州评弹亦包含吴歌的唱腔韵味。作为吴歌曾经的听赏者,偶有一种浮想:若以江南丝竹和昆曲的声韵交融其中,合为一曲,则不啻为结遐韵于尘外、舒情愫于内中的一种清妙难能...
吴歌唱响在新时代的春天里
吴歌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典型代表为白茆山歌、芦墟山歌、河阳山歌。江南鱼米之乡有如沃土,一代代山歌手拔节生长,吴歌唱响在田野里、舞台上,并多次走进高校、中南海等大雅之堂,为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了最鲜活的样本。多方呵护下,有如天籁自鸣的吴歌,唱响在新时代的春天里。来自土地深处...
吴歌传承和创新又有新路径 白洋湾山歌入选苏大美育课程
据了解,11月18日首次课程将邀请民俗专家沈建东和白洋湾山歌歌手顾凤珍等走进苏大。此外,苏州大学吴歌(白洋湾山歌)研究中心、苏州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南丝竹)传承实践基地也同步揭牌。依托苏州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科支撑和白洋湾街道的人文资源,双方将共同推动吴地文化的魅力代表吴歌(白洋湾山歌)和江南丝竹的传承和创新。
...技·艺永存??|种在乡野里的秧歌调,竟是3000多年前的吴歌
吴根越角,水乡田野,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缕清亮的歌声,带着泥土的新鲜气息,它就是嘉善田歌(www.e993.com)2024年11月4日。嘉善田歌有3000年的历史,宋代的《乐府诗选》“吴声歌曲”中就收有嘉善田歌。明代冯梦龙所编的《山歌》更可以证实,嘉善田歌是直接传承于四百余年前的明代“吴歌”。
首届“吴歌节”下周开启:在黎里古镇听民谣和山歌
“吴歌节”因地制宜利用黎里古镇传统风格建筑进行沉浸式演出。音乐上不局限于当代华语民谣歌曲的范畴,更放眼至中国的原生态音乐。首度在音乐节上为原生态音乐提供了专门展现的舞台。体现出吴歌节注重时尚和传统结合的宽广音乐性。“吴歌节”邀请到了各路音乐人和艺术家——民谣的中流砥柱,也是寻找中国本地歌谣特色...
传承人断层成最大难题 吴歌能否再次唱响?
吴歌是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湖文化研究会会长浦学坤介绍,吴歌是群众生产劳作时唱的歌曲,包括山歌、渔歌、窑歌等,曲调相对固定但内容包罗万象,有描写劳动场面的也有抒发男女爱情的。“吴歌在文字出现前就有了,口口相传,代代相袭。”浦学坤说,吴歌丰富了民间业余生活,也减少了旧时百姓劳作时...
吴歌,百姓自己的“下里巴人”
然而,张浩生真正接触吴歌却是在那20年之后了,因为张浩生原本是唱锡剧的。1986年,无锡市举办锡剧大奖赛时,张浩生还以“一曲彬彬腔,博得了满堂彩”,夺得业余组一等奖。在那之后,无锡著名的吴歌研究专家朱海容和歌王钱阿福看上了这个嗓音条件好、唱歌又颇有味道的歌手,他们问他:“你会唱吴歌吗?”张浩生笑了笑,张...
吴歌代表性传承人陆瑞英:心里有歌就唱出来
白茆山歌属吴歌系,是流行于江苏常熟白茆镇的传统民歌。它形式丰富,曲调灵活多变,当地人在劳作时喜欢唱山歌鼓干劲。陆瑞英8岁那年跟随祖母学习纺纱。纺车一转,祖母口中的山歌就在屋中响起。陆瑞英说,山歌真是神奇,只要一唱起来,好像屋子也亮了,瞌睡虫也跑了。祖母唱一首山歌,她就跟着学一首;祖母讲一个故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