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巴金的家 | 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
今年,正值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让我们推开那扇绿色铁皮大门,走进巴金的“家”。巴金故居一巴金,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23年初夏,巴金与三哥李尧林毅然走出让他俩感到窒息的大家庭,坐船从成都顺江而下,一起来到上海,从此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至后来的写作、成家均在上海,上海成为他的“...
103岁老人忆初恋:她暗恋巴金哥哥,却赌气嫁他人,结局令人唏嘘
1945年11月22日,李尧林去世,年仅42岁。听到这个消息,杨苡心里五味杂陈。后来她才知道,李尧林一直单身,冯秀娥的事儿纯属子虚乌有。原来,李尧林一直惦记着她,因为战乱和工作原因才没能赴约。哎,造化弄人啊!在沈从文、巴金的劝导下,杨苡重新回到学校读书。毕业后,她一边教书,一边翻译。1955年,她翻译的《...
纪念巴金诞辰120周年 巴金图书馆在上海落成开放
馆内还有4个连通的实物造景区,分别展示巴金在武康路113号的家庭生活、巴金与妻子萧珊及儿女之间的日常故事、巴金与大哥李尧枚及三哥李尧林的兄弟之情、巴金在上海不同时期的“典型一天”,展出巴老曾使用的藤椅、小茶几、票据、留言条等生活实物,供读者近距离“触摸”这位文学大师的生活“枝蔓”。11月25日,巴金部分...
巴金的大哥李尧枚:做一个不那么好的人,他也许更快乐
他是兄弟的好哥哥,二弟李尧林和三弟巴金离开成都求学,他一力支持,巴金考大学不成转而去法国,他虽感觉为难,最终也答应了。他佩服弟弟们的热情和坚定,却也和弟弟的道路越来越远。(李尧林和巴金)他是妻子的好丈夫,对妻子温和体贴,不过那年妻子生产,他也只能送妻子去乡下生产。他是儿女的好父亲,带女儿出去玩,招...
巴金的三哥李尧林:最早离家,却把家扛在背上,终生未娶,死于贫困
那个暑假,李尧林要给同学的弟弟补习功课。李尧林错失了和大哥最后的见面机会。两年后,李尧枚自杀。李尧枚的自杀既是因为钱,也是因为性格。李家祖父过世后,大家族分了家,各立门户,长房妇孺多,李尧林和巴金在外求学,下面还有弟弟妹妹,李尧枚自己也生儿育女,经济走下坡路,当家人的压力可想而知。不过长房的日子不...
把心交给读者,巴金图书馆在虹口揭幕!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一个巴金先生的抽屉展(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他们的生活票据、存折、粮本、留言条、税单等各种生活实物的展出,可以让大家更近距离地接触巴金先生的生活日常。“兄弟在此相会”区,展示的是巴金先生的家族渊源,尤其是他与大哥李尧枚、三哥李尧林的兄弟之情。这里能够查询到巴金先生家族的谱系,以及对《家》中高觉新的...
五年看四百场 巴金三哥李尧林的电影记录
李尧林先生是巴金先生的三哥(家族大排行,实为亲二哥),两人年龄相差仅一岁多,因此自幼形影不离。1920年暑假,兄弟两人一起考入了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从补习班读到预科、本科,在那里接连念了两年半的书。1923年,兄弟俩在大哥等支持下,一起离开在成都的大家庭,乘船远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到1925年李尧林考入苏州...
语闻成都 名人信札记② 巴金与大哥 幸存的四封信(中)
那时的巴金认为,大哥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顺应旧的环境生活下去。“他赞成刘半农的‘作揖主义’和托尔斯泰的‘无抵抗主义’。他把这种理论跟我们大家庭的现实环境结合起来。”作家杨字心认为李尧枚的垫背和吃亏,其实是“蜡烛精神”,燃烧出来的是爱。“在妥协中求生存,最后换来了三弟李尧林和四弟巴金的远走高飞...
新思潮中的祖父与祖母——巴金大哥与大嫂的往事
在天津南开中学执教的三弟李尧林每个月都把自己的主要收入寄回成都,而自己却长期过着清贫艰苦的独身生活,抗战后转移到上海孤岛更是孤苦艰辛,以致最后死于病困;这以后四弟巴金(尧棠)又接着担起了大家庭的负担。四弟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之作——《灭亡》就是献给大哥的。
巴金诞辰120年|巴金图书馆今日开馆,将爱传递下
“兄弟在此相会”区,展示的是巴金先生的家族渊源,尤其是他与大哥李尧枚、三哥李尧林的兄弟之情。这里能够查询到巴金先生家族的谱系,以及对《家》中高觉新的原型更进一步的了解;“巴金在上海的一天”则是选择了巴金先生在上海期间1931年、1947年、1962年、1980年的四个典型的一天,展示了他在上海不同时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