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才是马汉海权论的忠实执行者?美媒:中方海军生产能力超美
美国军事专家认为,海权的核心在于强大的海军舰队。无论是军舰还是商船,都代表着海上力量,没有足够的海上实力就无法掌控海洋。马汉的海权论,核心思想是通过海军控制海洋,进而掌控海上贸易,最终达到控制其他国家的目的。美国现在面临的困境是,它失去了曾经赖以制霸的海上力量:既没有足以威慑其他国家的舰队,也没有...
...胡文远:莫迪政府调整印度洋战略拉美遏华,想得很美,结果是什么呢?
一方面,有印度分析人士认为,不仅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贸易和投资活动对印度在印度洋的地缘政治利益造成冲击,而且中国海军为了维护经济利益而在印度洋的战略存在使印度除了面临陆地威胁之外又将面临一个来自海洋维度的威胁,印度可能由此失去一个在陆海间进行平衡的“军事杠杆”,需要调整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以应对。...
【人物篇】雷德尔1:纳粹也曾经有过雄心勃勃的海军计划
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对此回应说:“如果按照他的意见,我们将只能建立一支近海海军,这将丧失德国不被英法侵略的能力。”他提醒众人:海军的使命需要我们进入北海,而且海军不能像陆军那样一夜之间被重塑。他提出要跟英国进行谈判,并警告希特勒“不要玩弄党派政治伎俩,从而丧失陆海军青年军官的支持”。雷德尔并不反对纳粹。希...
马汉的“海权论”究竟讲了些什么
根据英国海军历史,马汉认为: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狭窄航道,对于大国的地位至关重要。据马汉分析,一个国家获得海上强国地位,取决于它的地理位置、陆地形状、领土范围、人口、民族性格和政府政策6个条件。对于马汉的六要素谈到地理位置,马汉认为这是强国第一条件,他是倾向于岛国至上的,他认为一个岛国地理位置“既...
安吉尔—马汉大辩论:一战前夕国际关系再审视|国政学人
通过这种方式,将马汉描述为“战争能带来国家活力与文明进步”这一观点的支持者。例如,安杰尔从马汉的《回顾与展望》(Retrospectandprospect)中引用了一句话,其中马汉公开表明他对国家的“使命”(mission)有着近乎精神而非物质的理解,换言之,国家致力于实现比商业或经济利益更大的目标。马汉认为,“将国家权威扩展...
一带一路:超越陆权海权的新思维
马汉作为美国海军将领,在十九世纪末力主美国修建巴拿马运河,认为这样美国海军力量不至于分割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对美国取得全球制海权非常有利,美国海军也确实按马汉的海权理论一步步发展为海上霸主,尤其在50年代通过胁迫英法从苏伊士运河撤军,似乎进一步印证了海上通道对美国的重要性(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
战略矮子日本海军:二战后50年恢复鼎盛,二百五战略却始终不改
美国对日本海军相当支持,又是租借船只,又是提供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在政治策略上高度宽容,这极大刺激了日本的野心。发育期自1955年始,到1977年。这一阶段,日本历届政府在美国纵容下,连年加大海军力量投入,进行了4次大的扩建。到1977年,海军总兵力达到46600人,舰艇147艘,总吨位实现翻番,达到16.6万吨。飞机扩充...
智库荐文:印度莫迪政府印度洋战略调整的双重逻辑与战略限度...
可以肯定的是,印度拥有主导印度洋的意图,但由于海军力量有限而表现出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印度选择联合美国对冲中国影响力并助力其实现印度洋抱负。无论如何,印美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崛起以及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力量失衡,为此莫迪总理克服印度政治和官僚结构中根深蒂固的反美情绪而推动两国合作...
察哈尔读书会第14期:从巴拿马运河看美国的长臂管辖
范斯聪研究员从马汉的《海权论》视角解读巴拿马——马汉认为打通巴拿马运河可以实现美国东西两边海军通联,最终实现对太平洋和大西洋两洋的控制权。当前全球90%的货物贸易经由海运,现阶段世界最重要的五大航道分别是:英吉利海峡、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以及巴拿马运河。此外,范老师还提到了一个美国关注巴拿马运...
区域国别动态3:美国海军上将推荐7本必读书,有一本关于中国
马汉提供的是逻辑,科贝特提供的是语法。与威利一样,科贝特坚持认为战争是在陆地上解决的,他坚持认为海军是陆军在海上周边地区作战的助推器。他详细介绍了舰队是如何组成的,研究了公海战争通常展开的顺序,与马汉不同的是,他对防御性作战表示敬意,认为即使是对更强大的舰队来说,防御性作战也是一种临时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