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跨剧种移植改编:是再创作 而非偷工减料
从明清传奇对元杂剧剧目的移植,到清代以后各地方剧种对古典剧目、各剧种剧目的改编与融合,再到当代戏曲艺术实践中跨剧种移植与新创剧目、经典重排等共同交织成当前戏曲创作的主流……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跨剧种移植改编既是行当传统,也是发展规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中深度融合,一直是...
戏曲大省不落下一个古老戏种——追踪福建传承保护三个濒危剧种的...
福建大腔戏,属中国古南戏“四大声腔”中的弋阳腔,形成于明代中期,因是“大锣大鼓唱大戏,大嗓子唱高腔”,故称大腔戏。大腔戏是福建省现存最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有弋阳腔活化石之称,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据介绍,明景泰年间,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熊氏家族年年...
传统戏曲发展面临考验 地方戏曲院团呼唤大舞台
而在山东、山西这两个地方戏大省,戏曲消亡的现实更为严峻:20世纪50年代,山东地方戏剧种39个,到2006年,山东能够演出的剧种仅14个;20世纪80年代,山西有戏曲剧种54个,2003年减少到28个,2012年调查时能在舞台上演出的仅剩15个。为了应对观众流失和剧种生存危机,我国各地都在出台措施保护和扶持地方戏,最为普遍的形式...
文化部出台地方戏曲保护扶持计划 5年将资助40个院团
《方案》提出的主要措施包括:确定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以重点院团的扶持促进地方戏曲剧种的保护,各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应结合实际,确定本地1至2个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含转制、民营及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种体制地方戏曲院团)并报文化部;对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的剧目创作给予资助,以剧目的扶持促进地...
傅谨:戏曲“剧种”的名与实
田汉在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上代表文化部作的报告《为爱国主义的人民新戏曲而奋斗》中提及各地包括“地方大戏”、“民间小戏”在内的地方戏后,明确指出,中央决定“各地戏改工作以对于各地群众影响最大的剧种为主要改革对象”。这些材料都充分说明,“剧种”这个范畴术语,1950年左右在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和文化部门正式文件...
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场演出亮相中国戏曲文化周
戏曲跨界赋能创意产业古老图腾与时尚设计交织共融,古老韵律与现代音乐共振和鸣,9月27日,“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戏曲时尚秀&戏曲元素的跨界应用主题沙龙”在园博园依文时尚欧洲园开幕(www.e993.com)2024年11月29日。激昂的潮汕英歌舞中,20套精美戏服及融合戏曲元素的时尚服装款款步入T台,尽显“戏韵流芳”独特韵味;琼剧《琼韵怒放》的悠扬旋律...
2024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在山东举办
8月27日,来自陕西省富平县阿宫剧团的戏曲演员在表演阿宫腔《白蛇传·游西湖》。8月27日,2024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拉开帷幕。从8月27日至9月1日,来自全国各地41个稀有剧种的41个优秀剧目将在此轮番登场。新华社发(陈彬摄)...
“赛博唱戏”:稀有剧种从地方走向全国
作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之一,中国戏曲源远流长,百花齐放。粉丝众多的五大主要戏曲剧种之外,还有许多小众非遗类剧种正面临着生存危机。河南省太康县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河南省内乡县宛梆艺术保护传承中心、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广东省海丰县白字戏艺术传承中心、广东省海丰县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广...
2023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10个剧种12部新作上演
“2023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将于12月16日-24日在上海再度开启。今年,全国各地共有90部剧目报名,经过评选,共有12部小剧场戏曲作品将在长江剧场红匣子、黑匣子和宛平剧院小剧场集中演出。此次展演涉及10个剧种,其中锡剧、闽剧、五音戏、沪剧都是首次亮相该展演。
非遗戏曲保护传承现状、问题和建议——“2023年全国南戏展演”的...
南戏展演折射出的,不仅是福建偏安一隅得以保留梨园戏、提线木偶戏、南音等传统记忆的历史因素,而且也折射出地方政府和院团合力的现实努力。泉州的实践对全国非遗戏曲的传承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一)非遗戏曲院团应以传承和完善传统剧目为工作重心。非遗戏曲,传承为先,它们和诞生时间较短的年轻剧种定位不同,考核也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