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红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气势磅礴,振奋人心
红军长征“加油站”哈达铺:保护修缮留住红色记忆11月20日04:05|资讯滚动哈达红色记忆至诚无息自强不息11月20日08:02|滚动消息黄梅戏起床号|努力让自己发一点点光,最后,就能惊艳好多人今天06:06|媒体速报悦读红旗招展,前途风景更好|我们的人民城市·红旗样本11月20日08:10|新民晚报新民...
川军上报打死一红军大将,蒋介石看到名字却暴粗口,这是为何
一、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是一个“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艰苦过程,除了日夜兼程,还要面对敌人的疯狂屠戮,老蒋为了围剿红军,更是煞费苦心。一些地方军阀看中了老蒋身上的权力,为了讨好他,也都不遗余力地针对红军。但是对于红军来说,坚定的信仰成为了他们无坚不摧的力量,在缺少粮食、没有精良的武器与医疗...
毛主席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为何长征被称为“空前绝后的军事奇迹”
周恩来这时候也是头脑清醒,他看看地图,看看毛主席,又看看那些跟着博古和李德几乎要走进死胡同的红军,说:“行,听你的,往西走!”然后就是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转移,红军的勇士们在毛主席的提议下,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士气大振。途中,一位老红军问毛主席:“毛主席,您这突然改变主意,不怕走错路吗?”毛主席或许会...
王刚:长征精神是什么?|长征精神|红军|长征_新浪新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它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也培育了令人荡气回肠的长征精神。在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我...
「地评线」徽评:不负“长征路”走好“奋斗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漫漫长路中,红军战士脚穿草鞋,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历千难、经万险,枪林弹雨、九死一生,向死而生、浴火重生,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伟大胜利,也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光阴流转,恶劣环境不复存在。丽江、稻城、四姑娘山、六盘山...
红军有五路大军先后长征,哪一路保存的兵力最多?
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央红军主力的长征“调虎离山”没有奏效,红军主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这就是大家最熟悉的一路红军,也是七大元帅(朱、彭、林、刘、罗、聂、叶)所在的红一方面军。由于和博古、李德等人的矛盾,主席差一点被留下。1934年10月中旬,红军从瑞金出发,10月19日先头部队渡过于都河,就是《...
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艰苦光辉的战斗历程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开篇就以直白的语言、豪迈的语势,高度概括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用一个“难”字突出了长征的特点,而红军的态度就是“不怕”,“远征难”三个字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一切困难。“万水千山”概括了长征路上无数艰难险阻,“只等闲”也正是“不怕难”的具体表现。
长征途中,中央四次改变转移目的地才到达陕北,之前三次选的哪?
这是红军队伍进入陕北的第一个夜晚。此后,红军队伍在陕甘宁边区建立根据地,播下革命的火种。我们知道,红军是在长征胜利后才转头去的陕北。但其实,陕北起初并不是战略转移的目的地,而是由于我军在不断摸索中遇到的一次偶然的机遇。这一切,还要从那两份报纸说起。两份报纸,一块根据地关于延安革命根据地的起源...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军民情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90年前,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于都集结出发,踏上万里长征路。一路上,红军战士紧紧依靠群众,同群众患难与共,留下珍贵记忆。“七一”到来,位于广西桂林灌阳县的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里,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在陈列馆最显眼位置处,人们纷纷驻足。该馆副馆长范海云说:“这是一床棉被...
“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活动今日启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一曲《七律·长征》传颂着改天换地、气吞山河的长征精神。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于都河畔集结出发,踏上漫漫征途。如今,斗转星移九十年,曾经传唱着《十送红军》的赣南大地已然“换了人间”,而不变、不灭的长征精神,始终激荡着这片红色热土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