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泛龙舟
吕渭老《齐天乐·观竞渡》也写寒食节竞渡:“香红飘没明春水,寒食万家游舫。整整斜斜,疏疏密密,帘缬旗红相望。江波荡漾。称彩舰龙舟,绣衣霞桨。舞楫争先,歌笑箫鼓乱清唱。”从“万家游舫”可见上万名观众乘坐游船,观看竞渡。从汉晋时期的天子泛龙舟行禊礼,到唐宋时代的全民龙舟竞渡,上巳节的行舟风俗经过千年...
华裔青年说丨这位华侨青年让意大利友人迷上划龙舟
旅意华侨青年、米兰中龙龙舟俱乐部队长管纬的家乡在浙江温州瑞安塘下镇花园村,温州龙舟竞渡历史悠久,南宋永嘉学派的代表叶适有诗云“一村一船遍一邦,处处旗脚争飞扬”,描写的就是温州龙舟赛的场景。2024年瑞安龙舟文化嘉年华活动。孙凛摄管纬说:“在我的家乡每个村都有龙舟队,记得小时候每逢端午节村子里都热闹...
中国古代龙舟流变的文献考察
唐代诗人许浑在《汴河亭》中写道:“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描写了隋炀帝乘龙舟游幸江都,前簇后拥的奢侈豪华场面。隋炀帝的穷奢极欲遭老百姓唾弃,穷苦人民怨声载道。隋朝的民谣《挽舟者歌》云:“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描写隋炀帝第三次下江都时,挽舟民夫所唱之歌...
端午节,苏轼陆游鲁迅他们怎么过?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描绘了赛龙舟的热烈场面。作为美食家,苏轼也在诗文中多次写过粽子,记录粽子的吃法。《太皇太后阁六首》之二:“朝来藉田令,菰黍献时芳。”其中“菰”是指茭白,别称高笋,果实称“菰米”,菰叶可用于包裹粽子;“黍”是指煮熟后有黏性的黄米,“菰黍”即菰叶包裹的粽子。
爆火之后,三思龙舟
唐代张建封有《竞渡歌》长诗一首,其中有两句将龙舟竞渡的刺激场面描写的淋漓尽致——“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龙舟比赛健儿齐发争先,夺得终点处竿头的锦彩被称为夺标,此即“锦标”一词的源头。龙舟之魂,传承于乡情乡愁。22日,有着591年历史,全国现存最老...
年轻人回乡备战龙舟赛 今年提前燃硝烟
鼓声一响、龙舟一动,舟上岸上、赛者观者,瞬间形成无形又巨大的凝聚力(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唐代魏征记述龙舟竞渡:“其迅楫齐驱,梢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宋代陆游诗云“斗舸红旗满急湍”,描写的就是汨罗江畔端午节举行的隆重而热闹的龙舟赛盛况。古代流传至今的画作,也有不少描绘龙舟竞渡的场景,如元代吴廷晖的《...
【岭南文史】广府龙舟:灵秀水乡划出威猛民俗
斗标:赛龙夺锦最“威水”赛龙舟争夺锦标,即“斗标”,“锦标赛”一词便来源于此。清代番禺沙湾何氏家族的音乐家何博众、何柳堂等,有感于当时当地龙舟竞渡盛况,创作了极具岭南特色的广东音乐《赛龙夺锦》。在传统农耕社会,每个氏族拥有的龙舟数量、比赛战绩,反映出财丁兴旺与族群团结的程度。这种观念影响至今。
龙舟经济,何以乘风破浪
唐代张建封有《竞渡歌》长诗一首,其中有两句将龙舟竞渡的刺激场面描写的淋漓尽致——“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龙舟比赛健儿齐发争先,夺得终点处竿头的锦彩被称为夺标,此即“锦标”一词的源头。22日,有着591年历史,全国现存最老的龙舟——盐步老龙从佛山南海...
龙舟竞渡过端午
太子及秋千架,均以小孩装扮。太子立而不动,秋千上下推移。旁列十八般武艺,各式旗帜,内列各枪,中央高低五色彩旗,尾有蜈蚣旗。中舱下层敲打锣鼓,旁坐水手划船。”这种带秋千架的龙舟在竹枝词中被描写为:“龙舟竞渡闹端阳,五色旌旗水上扬。争看秋千天外落,艄婆笑学女儿装。”而在浙江余杭县蒋村举行的龙舟赛也是...
古代益阳龙舟赛有多火爆,现代人想象不到!
当然,印象最深的是对观看龙舟赛的描写,可谓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市楼有女方簸米,目注龙舟,因手助势,而米已拨去无余”。把一边簸米一边看龙舟赛的场景写得惟妙惟肖,而龙舟赛高潮的紧张感使得舟妇把怀中小儿越抱越紧,以至“儿已气绝怀中矣”。周代炳以女性观众入手描写龙舟赛场景,其手法实在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