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映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记录了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
#叶嘉莹逝世#2020年上映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记录了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传奇的人生,视频中这句“梦中常忆,青盖亭亭”来自于她创作的《木兰花慢·咏荷》。叶嘉莹生前酷爱荷花,今日就用这首词来怀念她[蜡烛]花前思乳字,更谁与,话平生。怅卅载天涯,梦中常忆,青盖亭亭。飘零自怀羁恨,总芳根、不向异乡生。
诗人叶嘉莹离世,享年100岁,其传记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曾全国公映
《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为叶嘉莹最重要的研究代表作,〈秋兴〉八首描绘中国盛唐兴衰,本片借此隐喻叶先生经历的动荡岁月,并邀请音乐家佐藤聪明以〈秋兴〉八首为本,结合雅乐及现代乐,创作电影音乐,为杜甫诗歌带来新的生命。编辑邹姗▲▲▲
叶嘉莹先生去世,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讲述她的传奇人生
叶嘉莹在《掬水月在手》片中多次提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的一句话:“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句话其实也是她的人生写照。叶嘉莹一生经历了与亲人的生离死别,走过了动荡飘零的年代,是诗词支持她走过苦难,她将感悟总结为“弱德之美”,即在逆境之中仍然坚守的定力,她解释说,“德有很多种,有健者之德,有弱者...
纪念|百岁叶嘉莹逝世,诗风词韵永存
叶嘉莹曾说,四处颠沛“不是选择,这是命运”,“只有回国来教书,是我唯一的、我一生一世的自己的选择。”叶嘉莹的一生,就如一部诗史,岁月沉浮、家国之念、身世飘零,都如斑斑字字,见于她的行迹与笔墨、言谈与著述。“只为一件事而来”,叶嘉莹曾如此评价自己。这一件事,便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承。她终生埋首诗词,...
揭开他率领“动物大军”西迁壮举,这部待开发网络纪录片感动路演
经过组委会前期征集和严格筛选,包括《中国传说》《深海1500米》《生灵的远征:抗战中的动物大迁徙》《翁万戈:明月如刀》《苏食生活》《靠海吃海》《城市里的动物家园》《实验室奇妙夜》在内的8个网络纪录片项目现场进行了路演。这些项目题材广泛,从美食到考古,从洞悉人类到关注生灵,从传统文化题材到现实人文题材,从中...
雷锋珍贵原声!他的日记里,有100多处提到这个词
△纪录片《新中国——平凡而闪光的足迹》领导考虑到雷锋有开拖拉机的经验,便分配他担任推土机手,这让一心想成为炼钢工人的雷锋有些失落(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车间主任开导雷锋,大工业生产,就像一架机器,缺哪一颗螺丝钉,也不能转动。“螺丝钉”这三个字,坚定了雷锋的信念,他立志要做新中国的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叶嘉莹逝世: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
文学纪录片,自然离不开对文学的讲述。但《掬水月在手》不是对诗歌的文本分析、逐字解读,也不是叶嘉莹诗词的风格概括、名篇推荐,而是把诗歌,还原为诗人生命的流淌,通过对叶嘉莹生命历程的展现,试图以此更深刻地理解她的诗词创作。“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
这个假期,11部影片带孩子这样了解中国!
《汉字五千年》呈现了波澜壮阔的语言文化发展史,用32个富有代表性的汉字勾勒出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清晰脉络。《如果国宝会说话》时间:每集5分钟关键词:考古、文博《如果国宝会说话》共100集,分为四季播出,为拍摄该纪录片,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50余处考古遗址。
叶嘉莹的一生,浮萍颠沛,诗词为根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2020)画面。可以说,叶嘉莹的一生充斥着各种变数,时代和命运都在她身上施加了太多的折磨,然而她生命的意志并没有因此而被侵蚀掉。也许正是她在古诗词中读到的种种际遇,让她很早就对人生不定拥有了太多理解,也让她在最压抑的日子里能拥有一份极为稳定的精神寄寓。从结婚,到工作,到颠沛流...
别了,叶嘉莹!
2017年,关于叶嘉莹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开拍。拍摄前,导演陈传兴做了大量关于诗词的功课,他想探讨“叶先生跟中国诗词史、中国诗人的大的生命河流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呼应”。陈传兴“每次都要背着一大袋的书,随时要翻开”。拍摄有时不按提纲走,叶先生会即兴提到某一首诗,现场的工作人员开始手忙脚乱地翻资料,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