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86字《诫子书》,写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所以,诸葛亮的“悲守穷庐”,表达的是一个人只能困居家中,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放纵懈怠,轻慢浮躁,一个人的精神与意志,就在岁月中慢慢消磨没了,自然也就成为了一个无所作为的人。这反过来强调了静、俭、淡泊、宁静的重要性。诸葛亮的这篇《诫子书》,虽然只有86个字,但字字金玉,对我们的...
一个家庭走向衰败时,读懂诸葛亮的《诫子书》,可以转运
《诫子书》中写道:“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沉沉浮浮,都是正常的。若是悲哀地坐在原地,守着没有用的负能量,盯着老祖宗留下的几间茅屋,这才是不正常的,也终究悔恨一生。任何事情,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会回落;到了一定的低洼,还会上升。家庭...
诸葛亮留给儿子的一封信,通篇只有87个字,却字字珠玑,值得一读
这篇《诫子书》,简约而不简单,字字珠玑,道理浅显易懂,却是谆谆教诲,从为人、学习、修身等诸多方面,阐释了深刻的道理。从公元234年这篇《诫子书》问世至今,千百余年,字里行间中阐露的智慧,至今受用。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交流。
诸葛亮《诫子书》,86个字足以影响人的一生!
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在去世前写给年仅8岁的小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篇仅86个字,却是诸葛亮总结一生的智慧,道出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道理,用以教导后代的名篇。而这封家信总结出来的人生经历中的至理名言,在如今依然有非常积极和现实的教育意义。一、宁静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一封仅86字的家书,道尽一个人成才秘诀,至今不过时!
如今,绵竹纪念诸葛瞻父子的诸葛双忠祠,与成都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遥遥相对。武侯祠前,有这样一副对联: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诸葛亮培养出的不仅是一个文武兼备的诸葛瞻,也成就了诸葛家族满门英杰,世代忠烈。一篇《诫子书》,仅86字,却是...
《诫子书》:诸葛亮写给儿子的这封家书,仅仅86个字汇集育儿精髓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诸葛亮诫子书是写给谁的
《诫子书》仅有寥寥八十六字,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追求“静”与专注,切忌怠惰险躁。书信开篇就是一句名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认为“静”可以休养身性,“俭”可以培养品德。这和诸葛亮自己的为人为学是一致的。当初诸葛亮躬耕于草庐之时,手不释卷,耐得住寂寞,沉得住心气,不急于入仕,不受乱世...
隶书新作·诸葛亮《诫子书》(“每日一品”第1968期)
这幅诸葛亮《诫子书》是客户定制的。稍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后来做了蜀汉的丞相。那个年代兵荒马乱的,当官的都不能带家属,诸葛亮也不例外,长期和老婆孩子两地分居。他虽然整日忙于军事、政务,没有时间回家探亲,但心里总是惦记着他们。尤其是考虑到8岁儿子诸葛瞻正是受教育的...
诸葛亮去世前写给儿子的86字,说透人的一生
《诫子书》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也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读懂他的拳拳心语,你便读懂了人生。01静以修身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走至人生尽头,最后的叮咛,语重心长,“静”重复出现了三次。在诸葛亮看来,做人也好,做学问也罢,首先得保持一份宁静淡然的心境。
【家风】诸葛亮仅80多字的家书,为何能成为千古绝唱?
《诫子书》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