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号背景画面:让人破防,中国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差别真大
没错,在12月中旬,国际空间站也传回了画面,结果国际空间站与中国空间站的画面对比差别还真大,一个是电线乱飞,一个是整齐不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详细看看。神舟十九号背景画面,两个字:整洁的确,无论是我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公布新一轮工作任务,进行空间站物资管理,实验任务等画面之下,还是我国才...
意大利为什么能获得中国月壤?
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于2022年10月12日在国际空间站发出推文截屏中国与意大利的太空合作如何进行,其实无需特别详细地一一赘述,单单看意大利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2022年在当时的社交媒体推特(现改为X)上发帖,且引用中国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就可见一斑。当时,海叔曾撰文《萨曼莎“游目骋怀...
“80后”乘组踏上回家路!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17.880,0.12,0.68%)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总台央视记者王刚刘冠青)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智能向善:人因工程让高科技服从人类指挥棒
当我们为每天16次经过祖国上空的中国空间站自豪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英雄航天员,是巧夺天工的太空舱,是不断突破新技术的长征火箭……而隐身在这一切后面的人因工程,贯穿在航天员系统的每个环节,大众难以察觉。也因此,航天五院中国载人空间站系统的总设计师杨宏院士,多次到人因工程大会作讲座,本次则是主持人。全...
中国空间站已在轨实施130多个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
建造中国空间站,开展长期有人参与、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能够极大地促进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全面发展,辐射带动相关产业技术进步。林西强介绍,截至目前,已在轨实施了130多个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利用神舟十二号至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下行了5批300多份科学实验样品,先后有国内外500余家科研院所参与研究...
中国空间站对比国际空间站谁更胜一筹?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随着梦天实验舱的发射,中国空间站T字型结构已经初具规模(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不少网友开始关注天宫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之间的差异。对于这个问题,确实让不少人也发出自己的疑惑:为什么我国空间站比国际空间站小了将近300吨?那么,在这件事情上到底是谁更胜一筹呢?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中国载人航天:征集“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名称
(一)基本立意。登月服的相关命名应在基于积极正面的层面上,充分体现载人航天核心价值与相关元素,彰显“中国智造”的良好形象。(二)创意要求。命名应紧密围绕此次活动主题,注重单个名称的内涵,且统筹考虑前期空间站任务“飞天”舱外航天服名称的延续性;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既具有中国特色,以及鲜明的科技...
新中国史上的75个“第一”
67.第一个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2022年底,我国第一个空间站正式在轨建造完成,中国载人航天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中国空间站2023年转入常态化运营。68.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创造纪录2023年4月,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创造新...
“天关”卫星“前传”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征集空间站科学载荷项目时张双南提出了“空间站软X射线全天监视器(ASM)”的构想刚刚加入国家天文台的袁为民接到了这个任务负责ASM项目的论证袁为民最初只拿到了一页纸他一眼便认出纸上的一幅图画的是欧洲空间局的一个卫星建议项目▲袁为民(右二)带领国家天文台“天关”卫星团队访问莱斯特...
【科技日报】新中国史上的75个“第一”
67.第一个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2022年底,我国第一个空间站正式在轨建造完成,中国载人航天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中国空间站2023年转入常态化运营。68.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创造纪录2023年4月,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创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