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背影》的朱自清,其实只比父亲多活了三年
1925年,朱自清转到北大执教后,意外收到父亲给他写的信,就是《背影》中引用的话:"我(父亲)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就在朱自清创作《背影》3年后的1928年,在老家扬州,已59岁的父亲朱鸿钧从报纸上看到了《背影》这篇文章。朱鸿钧读完这篇文章,老...
520爱上南京|南京浦口:百年《背影》、百里老山,写就文学艺术点亮...
这篇散文创作近百年,父亲的“背影”却未褪色分毫,一代又一代人都曾为文中无言的父爱所动容。见证了这个故事的浦口火车站,同样历经百余年风霜,如今被称为“最文艺的火车站”。2024年,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徐迅来到浦口火车站,写下《百年背影》一文。他在文中写道,“在浦口火车站公园徘徊良久,尽管我再也无法看到...
朱自清:从《背影》到《儿女》,我们与父母的一场和解之旅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是他的传世名篇之一,因为被选入了中学课本,更是家喻户晓。散文中,朱自清父亲朱鸿钧蹒跚爬上月台的“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令人感受到他的如山父爱,看到一个中年失业男子苦撑家业、逆境中仍处处关心儿子的责任与担当。自幼与父亲不太亲近的朱自清,在大学毕业后,面对自己强势、极...
大学教授建议删除《背影》,网友讨伐,教授怒骂:朱自清的猪队友
1925年,近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以回忆的形式撰写了《背影》散文,发表到《文学周刊》后在文坛引起巨大反响,这是一篇极其朴实无华的散文,没有华丽的语言,却每一个字眼间都透露着父爱的伟大,成为了扛鼎之作,那为什么现在要提及删除呢?作为一篇艺术性极强的经典父爱散文,它得罪了谁?说起这,我们需要回忆下《背影》写了...
别再说“父爱如山”
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背影》完全描述出了一位典型的中式父亲:寡言内敛,与孩子缺少交流,用行动表达关爱。父亲的一生像是一首散文诗,用脚步印下长长短短的诗句,诗写完了,一生尽了,才叫人读懂,唯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我们总说父爱如山,父爱无声,提起父亲,总也只能想到严肃的脸、木讷的言、沉默的背影。可...
好颠覆!北京四中学生原来是这样学语文的 ...
比如讲朱自清的背影,咱们都很熟悉的,写父亲写父爱(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八年级语文教材: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里没有知识,它可能会调动所有人和父亲相处的一种人生经验,和朱自清跟父亲相处经历,来去比较一下。他得出叫做亲情的体验,原来他们是这样的呀。比如,跟小学生讲背影,他们会觉得:哦,原来大人们和父亲是这样一种相处的感...
郭晶晶晒女儿写给霍启刚的信,6岁就会用简体字写小作文,难得!
一双大手牵,三双小手父爱,从不多言,却点滴如山,父亲节快乐。郭晶晶用霍启刚和孩子们一起的照片、孩子的画,拼成了一个爱心,在爱心中间摆着妹妹写的信。信的内容虽然比较模糊,仔细看可以发现,孩子用稚气的语气表达:父亲节快到了,我想对父亲说,父亲节快乐,我爱你!我画了美好的一天,天空蓝蓝的,云朵是...
重报荐书短视频⑤|父亲的《背影》,重温那份深沉的父爱
6月,也是父亲的节日,这次为大家推荐朱自清的散文集《背影》。散文集中,除了从《背影》中读到那份深沉的父爱,还可以从《匆匆》当中体会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从《荷塘月色》中感受那份“踏月寻幽”的宁静,正是这种朴素又深情的笔触,才成就了作家“天地间至情文学”的赞誉。
父爱如山,只有长大才能听懂《背影》真正的含义
父爱如山,只有长大才能听懂《背影》真正的含义小时候课本上一篇来自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到现在还让许多人记忆犹新,念念不忘,那深刻描绘了父亲的背影和当时的场景在上学时相信都没有人能切身的感受到那份浓浓的爱。如今的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也能担起家里的重担,从一个年少无知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孩子的爸爸,在...
朱自清《背影》:读懂了父爱,你就读懂了人生
有多少人,在第一次听许飞唱《父亲写的散文诗》时,到了那句“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个影子”,而忍不住默然生泪。这首歌也唱出了1917年,在南京浦口火车站的月台上,一位赶往北京求学的青年正看着自己父亲背影的那一幕。彼时19岁的朱自清,还是个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的儿子,直到十一年后,他收到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