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后再读《边城》,回望乡土中国的背影
《边城》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故事,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令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沈从文先生自称“地方风景的记录人”,以固执的“乡下人”姿态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乡土文学作品,呈现出独具一格的湘西世界。当20世纪中国文学不可避免地与世界接轨时,他为我们保留了本土文化最美...
杨国强谈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
从最早的著作《百年嬗蜕: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到后来的《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再到早几年的《衰世与西法:晚清中国的旧邦新命和社会脱榫》,以及最近出版的《两头不到岸: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关注主题就是传统中国的士人向现代新式知识人的历史转型,也因此一直关切维系中国历史...
科技小院成立15年 扎根田野助农富农小院落大舞台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强调,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自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
惠山分局组织开展 “悦读自然?我的一本好书”好书征集活动
1.费孝通《乡土中国》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让我们更多地了解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让我们知道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行为习惯;中国和西方社会究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本质上的不同。传统文化孕育出的乡土情结成为了我们身上隐形的符号印记,现在的社会变动很快,我们作为一个个体的学习者,能够抓到的最重要的权力就...
专访陈行甲:做一个理想主义者不幼稚、更不可耻
我们记忆中的乡土中国,其实已经在社会高速的发展变化中,慢慢地远离我们了。前年我回老家的村庄给母亲扫墓,陪我的父亲住了两天。我的父亲有两个弟兄,也就是我的亲叔叔,还活着。我父亲82岁了。我的一个叔叔也马上快70岁,他直到三年前68岁时才卸任村支部书记,当了30多年。您不要以为是我叔叔能力很强,其实是...
湖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的“微观社会学”研究基础上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概念(www.e993.com)2024年11月5日。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费孝通构建的乡土中国理论,实际就是为了回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一...
《乡土中国》:“通读”并“读懂”
而这样一种看似“小我”,实则关乎家国、民族“大我”的亲闻、亲见、亲历和亲悟的语句,我们在其他学人的论著中就很难发现,但在《乡土中国》中却比比皆是。难怪有学者说:“除了‘农村’‘民族’,他一生还书写了‘情怀’两个字。”应该说费孝通的经历与鲁迅颇有几分相似,他们都是“弃医从文”。那么,费孝通“...
谭伟平 | 《家山》:乡土中国的精神守望(暂不送审)
作者简介:谭伟平,博士,二级教授,2009年湖南省教学名师,2003年聘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怀化学院原院长、党委书记。现为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曾出版专著5部,主编教材4部,发表论文150余篇;曾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省级以...
回村去!寻找乡土中国的“活力密码”
2012年以来,我在河南灵宝市小秦岭山脚下的乡村里,以创立的书院型公益组织“弘农书院”为平台,以“乡土文化的复兴和发育”为切入点,开展“弘农试验”。9年多来的“弘农试验”可以用16个字概括——“孝亲为根,生态为本,合作为纲,文化为魂”。2022年春节期间,我带着大学生调研团队在灵宝市某村庄进行调研。这个...
“乡土中国”是如何变成“流动中国”的?
直到20世纪初期,按照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一书的概括,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自给自足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世代定居是常态”。从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日常生活中的感官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低流动性的“乡土中国”而言,我国经历了并正在经历着向大规模、高频率迁移的“迁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