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甲骨文丨从“粟”和“黍” 看殷商粮食作物
在《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中,“黍”字的解释是从水、从黍。象物字,象黍形。本义是黍子,黏谷。有些甲骨文的“黍”字突出了禾穗下垂的样子,以此来强调黍的成熟。《说文解字》中提到:“黍,禾属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穜,故谓之黍。从禾,雨省声。”黍,作为一种比粟后起的谷物之一,因在大暑时节播种,所以...
从“粟”和“黍” 看殷商粮食作物(了不起的甲骨文)
象物字,象黍形。本义是黍子,黏谷。有些甲骨文的“黍”字突出了禾穗下垂的样子,以此来强调黍的成熟。《说文解字》中提到:“黍,禾属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穜,故谓之黍。从禾,雨省声。”黍,作为一种比粟后起的谷物之一,因在大暑时节播种,所以谐音称为“黍”。《夏小正》记载了“种黍”。“黍”在《诗经...
玉米种子发芽率由85%提高到88%!14种禾谷类和油料类作物种子质量...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修订对象为14种禾谷类和油料类作物:禾谷类涉及到稻、玉米、小麦、大麦、荞麦、燕麦、高粱、粟和黍等9种粮食作物,油料类涉及到油菜、向日葵、花生、芝麻、油用亚麻等5种油料作物。一起来看下:修订要点《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修订要点:提高:稻、玉米、小麦、粟、高粱等作物种子...
黍与粟。五谷螯首之争的背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剪商”行动
黍即糜子,去皮后称为大黄米;而粟去皮后则是小米。它们的种子,大约只需要自身重量1/4的水分就能发芽,在贫瘠甚至盐碱土地上也能生长。这是属于东方的农业革命,其意义丝毫不亚于地球另一边被驯化的单粒小麦。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文明从此注入了黍和粟,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黍和粟,...
研究表明粟黍最早或由云南中部传播到东南亚
该研究由兰州大学、厦门大学、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湖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联合完成。论文第一作者、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马敏敏介绍,多学科研究团队深度揭示了云南中部史前生存策略从狩猎采集向农业转型的过程,将粟黍传入云南的时间推前至距今约4900年,并表明粟黍最早可能由云南中部传播到东南亚,且云南古代人群...
极简科普 | 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实叫黍子,以淡黄色为多;磨米...
黍子为黄色小圆颗粒,粒径大于粟米(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粟和黍的植株又称为禾或苗。从现今全球主粮作物来看,粟黍在粮食供应中的地位已远不如大米和小麦,甚至落后于后起之秀——玉米,但在历史上,粟和黍也曾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百谷之长”的粟文化时代(上)
粟从新石器时代直到唐代一直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主食,其历史变迁历程可归纳为“主粮地位的确立”“黍和粟的消长”“粟麦代替菽麦”等阶段。中国古代粟作农耕技术经验丰富,主要表现在良种选择、耕作制度、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粟作农业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你知道吗?粟黍最早或由云南中部传播到东南亚
粟黍最早或由云南中部传播到东南亚史前东亚农民的南向扩张对东南亚社会演变产生深远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因证据有限,农作物在关键地区扩散的时间和路线并不清楚。我国科研人员立足于位于东亚与东南亚交流枢纽云南中部的兴义遗址的多学科论证,陆续揭开这一谜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我国综合类学术期刊《科学通报》上。
【植物界全系列】黍亚科—黍族(五):粟
粟(学名:Setariaitalica),亦称稷、粱、粟米,北方又称谷子,俗称小米、黄小米、小黄米,属禾本科狗尾草属的一种农作物。①植物学史粟是起源于中国或东亚的古老作物,栽培历史悠久,是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主要的栽培作物。黄河流域史前考古发掘的粮食作物以粟为多。直到唐代以前,粟一直是中国北方民众的主食之一,通称“...
植物考古学家赵志军:追寻“三星堆人吃什么?”,万年农业起源“浮...
浮选法普及之后,赵志军的研究重心也转到农业起源,研究一粒米、一颗粟,从何而来。自2014年9月,考古界最高学术机构中国考古学会下辖的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成立至今,赵志军已经连续十年担任负责人,目睹中国植物考古的成长过程。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赵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