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万里来函 给这位中学老师颁了个奖
“想当年,每次语文试卷后面印着那几个字:出题人鞠红艳,内心又煎熬又喜欢。她确实很爱语文,我也爱上了语文。”毕业了10多年,学生小袁还记忆犹新。学生小周直言,能够与鞠老师相伴三年,是他们的幸运:“我们的橘子,永远的橘子,三年的影响同样是永远的。”她教学生走近文字背后的灵魂鞠红艳从1996年进入南开中学...
三星堆文字之谜,中国学者:即便没有文字,三星堆也是文明
与此同时,不少学者认为这些刻符就是文字,其中彝族古文字学者认为属于古体的古彝文字。2010年,媒体报道一些彝族学者,在凉山的六个县市请教数十位精通毕摩经书、能准确识别古彝文的民间高人,结果他们对照毕摩经书,认为三星堆发现的七个刻符就是古彝文。也就是说,三星堆先民已经存在系统文字,只是可能没能保存下来,或...
云南一批少数民族文字古籍首次“登上云端”
由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参与发布的42部民族文字古籍数字资源,内容涉及历史、文学、宗教、历算、绘画等,古籍文字涵盖彝文、傣文、东巴文、古壮字、方块瑶文、傈僳族音节文字等。滇南彝族创世史诗《查姆》数字资源。(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供图)其中,滇南彝族创世史诗《查姆》是彝文古...
中国发现一种古文字,学者:距今已有万年,是西方文字的始祖
彝文是中国第六大民族——彝族的文字,与汉字一样都是表意方块字,造字方式也与汉字大致相同,不过具体形成时间众说纷纭,有说是模仿“六国文字”而造,有说是“唐创宋成”,有说是“明创清成”,但以如今幸存的彝族文献来看,石刻与纸质文书大约有1.2万册,民间大约还有0.5万册没有纳入统计,文献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历史、...
古彝文——唯一存活的世界六大古文字
根据统计,彝族文字是世界文字中字数最多、体量最大的古文字。目前,《滇川黔桂彝文字集》共收录古彝文单字87,000多个,而世界古文字没有一种文字能够达到这样的体量。可以说,古彝文真正体现了承担彝族语言载体的功能,是发育比较成熟、稳定和具有厚实饱和度的文字。
在字里行间寻找生命的韧性与真实 包倬作品创作研讨会举行
在谈及《沉默》时,蒋蓓将三个故事视为“言说三部曲”,认为包倬通过这些故事深入探讨了言语与存在的关系,体现了对现实世界的哲学关照和深层次的创作境界(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蒋蓓用包倬的“倬”字多义性来象征包倬的文学野心、文字风格和创作态度,期待包倬未来能创作出更多杰出的作品。
文明蕴化看陶寺: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陶寺模式
争议比较大的第二个字,究竟是“尧”字还是“昜”字,目前尚无定论。虽然只是两个简单的字,却是中国明确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比成熟的甲骨文早了约800年。“礼乐文明”的初步形成陶寺遗址出土的29件乐器,包括鼍(tuo)鼓、土鼓、特磬、陶铃、铜铃、口弦琴等。鼍鼓和特磬组合是迄今为止所知同类乐器中最早的。
书艺纤毫间,彝乡古墨香
“彝文书法”主要分布于大小凉山彝区,书写工具大多采用羽毛笔、竹笔、麻杆笔、杉木笔,现代逐渐演变为毛笔和钢笔,书写时,融入传统中国书法中的章法布局等规律,结合彝文字的形体、笔划等特点,书写而成。匚古老的文字,彝族之魂彝族,作为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彝文,这一古老的文字,是彝族...
王小丫:余生好好走,前著名央视主持人,病床上19字留言催人泪下
这几个字展现了王小丫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无数人,令人潸然泪下。渐渐地,王小丫克服了病魔的侵袭,重新回到了她的工作岗位。然而,之后的她不再像从前那样拼命,反而过上了一种别具风味的生活。领悟真谛,回归生活经历了与病魔的抗争后,王小丫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她渐渐明白,人生的意义并不只...
庞素蕾:数字力量护文化,人工智能守遗风
后续她带领团队收集了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手写样本和文字资料,总数达上百万字。这些宝贵的数据用于“中华字库项目”中“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的手写输入法”研发。研发工作取得了巨大突破,研究成果打破了少数民族文字与互联网之间的壁垒,让中华各民族使用文字更加便捷高效,让中华文明的传播更加广泛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