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赤壁赋》原文与译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
"沧海一粟"竟写错千年?课本里苏轼《赤壁赋》要改吗
近日,苏轼亲笔手书的《前赤壁赋》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有网友发现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而非语文课本上我们所熟悉的“渺沧海之一粟”。图源:澎湃新闻《赤壁赋》共有前、后2篇,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3年后,于元丰五年(1082年)写下的作品。当时苏轼是黄州团练副使,先后2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
苏轼《赤壁赋》原文与赏析
生动的描绘手法:苏轼在《赤壁赋》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句,将赤壁之战的宏大场面和自然景色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描绘手法不仅增强了赋文的艺术感染力,也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魅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苏轼在《赤壁...
从“浮海一粟”到“沧海一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是我们熟悉的苏东坡《赤壁赋》中的句子,然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的苏东坡亲笔手书的《赤壁赋》,却揭开了原来苏东坡写的是“浮海之一粟”,而非“沧海之一粟”。“沧海一粟”,这句成语一“错”就是一千年。其实,古文名言金句出现各种版本的不胜枚举,不仅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
备战2024高考:文言文必背攻略(10篇精选)
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沧海一粟”应该是“浮海一粟”,后人抄错了?
如今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苏轼《前赤壁赋》,可见原文写着“寄蜉蝣于天地,渺浮海之一粟”,并非是沧海一粟(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至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有研究学者曾推测,可能是“沧”和“浮”字形相近,加上真迹只有少数人能看到,才会在传抄或出版印刷过程中误植。报道认为,从语意来看,“沧海一粟”指的是大海中的一粒米粟,...
“沧海一粟”,是后人抄错了?
如今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苏轼《前赤壁赋》,可见原文写着“寄蜉蝣于天地,渺浮海之一粟”,并非是沧海一粟。至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有研究学者曾推测,可能是“沧”和“浮”字形相近,加上真迹只有少数人能看到,才会在传抄或出版印刷过程中误植。报道认为,从语意来看,“沧海一粟”指的是大海中的一粒米粟,“浮...
前后《赤壁赋》:苏轼的困惑与迷茫
此时长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众人饮酒作乐,诵诗高歌,对着江景感叹人生。三个月后,苏轼和客人再度泛舟于赤壁,此次夜游却颇有“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引发苏轼“悄然而悲”。两次赤壁之游给苏轼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促使他创作出千古名篇前后《赤壁赋》。
苏轼《前赤壁赋》手写钢笔字笔友钢笔书法习作欣赏
上期的钢笔字作业题目是苏轼的《赤壁赋》选段。《赤壁赋》苏轼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
《诗经·蜉蝣》:当我们哀叹蜉蝣生命的短暂,宇宙更大的生命也在...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他说的是人生飘忽,人在天地间的渺小,《蜉蝣》一诗更包含深刻的对照。蜉蝣身体极弱小,却有一对大得不成比例的翅翼,纤薄而光泽,还拖着两条长长的尾须,飞舞交配时飘在空中,姿态曼妙,在死亡的巨大阴影下,这真叫人悲伤并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