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拼音让他躲过反右运动
这套拼音方案于1958年启用,其目的并非取代成千上万的繁体汉字,而是要使之成为一种拼写工具,帮助一个人走入错综复杂的汉字世界。自那以后,拼音极大地增进了国民的读写能力;减轻了外国人学习中文的痛苦;向盲人提供了一种通过盲文阅读的方法;此外还有一个周有光大概没有预见到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用电脑键盘和手机快速输...
越南废除使用1800年的汉字,全民学习罗马拼音,如今造成什么影响
聪明的越南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既然汉字不能完全表达越南语的发音,那就自己造字吧!他们借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出了一种叫做"字喃"的文字。这种文字看起来像汉字,读起来却是地道的越南话。就这样,汉字和字喃在越南长期共存,一个是"高大上"的正式场合用字,一个是"接地气"的民间文字。直到19世纪末,这种局面...
“省费十余载之光阴”——晚清卢戆章的汉字拼音化改革
彼时一位叫做卢戆章(1854—1928)的文人秉持“求学期以济世”的精神,参照西方拼写口语的拼音文字,萌生出改造汉字、简化文字的想法,以此发起了一场后世称之为切音字运动的文字改革浪潮。鸦片战争以后,厦门成为近代五口通商城市之一。在来到厦门的欧美传教士中,麦嘉湖编纂了厦门方言词典《英华口才集》,罗啻、打马字等...
瞿秋白提议将汉字“废除”,赵元任写96字奇文,全文一个读音!
值得一提的是,瞿秋白把改良后的语言称为“普通话”,赵元任则称为“国语”。翟主张用拉丁字母替代汉字,赵推崇汉字拼音化。在统一语音的方面,赵元任认为要以北方语言(尤其是北京话)为正宗。而瞿秋白则提出平均主义,循序渐进,要让全国各省都能听从。可以说,二人各方面都不相同,都不肯退步。后来,法国记者列...
从拼音化到语音中心主义: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书写?
反切法对汉字的使用是灵活的,同样的声母和韵母可以使用任意汉字来代表,只要上下字能构成需要的音节。反切法起源于东汉,其时佛教甫入中国,故有学者认为反切正是为翻译梵文佛经而发明的。隋唐以来,韵书开始大量使用反切来给汉字注音,比如陆法言的《切韵》(601)。
汉字??汉语与民族文化传承——字根汉字之命运前瞻
网查得知,《越南74年前,强行“废除汉字实行拉丁化”,今现状却让人哭笑不得》:1.越南人的族谱过去全用汉字,如今年轻人不认识汉字,只能找专家给他们翻译;2.写春联用拉丁字母,如同鬼画符,完全失去了书法艺术美感;3.祭祀祖先的“陈庙”活动,仍用字根汉字书写——害怕其祖先看不懂拉丁字母,凡此种种,实在不能说...
[北京青年报]吴玉章的一封亲笔信 记录了新中国汉字简化历史
“我建议:文改委会采取措施,同教育部协议,必须在小学二年三年乃至四、五年级的语文课中,要有一定时间复习拼音文字,同时,小学二年至五年的作文课中,必须有以拼音文字写作的练习。我曾以此意告知教育部负责人,但未蒙佳音,因此,不得不向您玉章同志呼吁!是否有当,仍便示覆。”吴玉章当即就决定,汉语拼音要从小学...
越南废除使用1800年的汉字,全民学习罗马拼音,如今为何又重学?
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越南教育机构实行一种翻译版的汉字学习,却给学生带来很大反感。中学生想要学习古代越南汉语,必须要将这些古汉字翻译成现代越语,一种罗马拼音构成的表音文字,两项对比之下进行学习,通过表音越语学习表义的古代汉字,这种教学方法存在明显缺陷。
从拼音化到语音中心主义:是什么影响了中国现代书写?
反切法对汉字的使用是灵活的,同样的声母和韵母可以使用任意汉字来代表,只要上下字能构成需要的音节。反切法起源于东汉,其时佛教甫入中国,故有学者认为反切正是为翻译梵文佛经而发明的。隋唐以来,韵书开始大量使用反切来给汉字注音,比如陆法言的《切韵》(601)。
吴玉章的一封亲笔信,记录了新中国汉字简化历史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周有光是汉语拼音之父。其实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著名教育家、文字学家林汉达先生就在研究汉语拼音,我收藏有林汉达研究汉语拼音的厚厚一沓手稿,他曾任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副部长,他对汉语拼音的推广起到了关键作用。周有光是1955年开始参加制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