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组装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人
黄克骥是为数不多的在那个历史时刻留下照片的人。照片拍摄于1964年10月15日,那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前一天。夕阳下,4名穿着灰色工服的工人正沿着轨道推平板车,把装在铁罐里的原子弹送到爆炸塔下。其中,个子最高的那个背影,就是黄克骥。八一电影制片厂1964年10月摄于第一颗原子弹引爆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参与组装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人——记“两弹”装配和试验亲历者...
“那个时候,我们不叫原子弹,就叫争气弹。”黄克骥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回忆,当时原子弹的设计数据是由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手动计算器或者算盘计算出来的;原子弹上的零部件是用中国制造的机器生产加工而成的;原子弹的炸药是由工人和技术人员用木棒在大锅里搅拌制成的;而原子弹的总装车间里“一无先进设备、二...
轰轰烈烈的量子力学革命,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岛开始
海森堡的方法叫做矩阵力学,以他所用的人们并不怎么熟悉的数学工具来命名;而薛定谔的叫波动力学,因为在他的方法里电子好像是由波引导的。科学史上不同的人同时做出相同发现的例子并不鲜见,但从不同的角度同时解决同一个问题的重大发现还是很罕见的。就好像素未谋面的两个人同时登上了以前从未有人登顶过的喜马拉雅...
寻访“两弹一星”亲历者 记“两弹”装配和试验亲历者黄克骥
“那个时候,我们不叫原子弹,就叫争气弹。”黄克骥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回忆,当时原子弹的设计数据是由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手动计算器或者算盘计算出来的;原子弹上的零部件是用中国制造的机器生产加工而成的;原子弹的炸药是由工人和技术人员用木棒在大锅里搅拌制成的;而原子弹的总装车间里“一无先进设备、二...
想当年|《横空出世》应该让更多人看到|张黎|陈瑾|李幼斌|李雪健|...
原著剧本为什么叫《马兰草》?就是写这批人像是马兰草一样扎根戈壁,并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还能开出马兰花。实际上,当年核试验基地生活区的名字就叫“马兰”。这个题材,要想搞情节剧,搞标准化的戏剧式叙事,不大可能。因为它构不成通常意义上的戏剧化的故事。它是重大历史事件,但没法按戏剧纠葛、曲折离奇、悬念...
海森堡:荒凉小岛上的闭关修炼,如何改变量子力学的未来
海森堡的这一跃既大胆又简单(www.e993.com)2024年11月2日。没人能找到致使电子做出如此离奇运动的推动力?好的,那我们就先不去想什么新的力。我们就用已知的力:将电子吸引到原子核周围的电力。我们找不到能解释玻尔的电子运行轨道和“跃迁”的规律?好的,那我们就继续使用已知的运动学定律,不去改变它。
一根劣质雪茄帮助原子物理发展:斯特恩-盖拉赫实验
1912年,为了解决卢瑟福原子模型的一些弊端,玻尔通过两个假设和一个对应原理,成功推导出了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作为一个推论,玻尔又发现电子的轨道角动量是量子化的,即L=n??。后来,这个推论又被阿诺德·索末菲进一步扩展:允许轨道的角动量在z方向上的投影只能取??的整数倍,并且可以应用于比氢更复杂的原子中。
超重元素:突破元素周期律
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一个名为“陋室”的房间里,研究人员焦急地等待着数据点,这些数据点可以告诉他们衰变产生的α粒子落在探测器的什么位置,而这些粒子的历程揭示了起始原子的相关信息,包括起始原子的组成及其经历的任何反应。很难想象这种化学反应实际是如何发生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波雷说,“这感觉几乎就像...
核电站:“烧开水”我是专业的
这些蒸汽很有力气,它们可以推动一个叫做“涡轮”的大轮子转起来。涡轮又连着一个叫做“发电机”的机器,当涡轮转动的时候,发电机就能制造出电来。这样,电就通过电线送到我们的家里,让家里的电灯亮起来,电视可以播放,还有游戏机等也能玩起来。原子里的魔法能量就这样变成了我们能用的电。
回顾:飞船在太空追逐10年,抵达数亿公里外的天体,见到另一种风景
67P彗星又叫做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因为按照国际惯例,彗星一般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它的轨道周期是6.44年,由于受到木星引力的影响,它还具有自转周期,大约12个小时。67P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因此它具备近日点和远日点。近日点距离为1.2AU,比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稍远,远日点的距离为5.68AU。根据67P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