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士大夫政治”时代?
1980年代以后,在郝若贝(RobertM.Hartwell)提出的“地方转向”指引之下,研究者认为,道学士人批判政治权力的道德威信,强调为己之学是对终极价值的实现,并参与地方建设、传播思想;而道学家在地方的活动,主要如建设书院、祠堂、义庄、社仓,订立乡约,发展家族等,重在教化与建设,是疏离中央权力的“自发主义”表现。[36...
新书《天下宋城》引言|王浩雷:宋城的归霞与曙光
政治上,庆历新政、熙宁变法等深刻改变了宋代政治格局,也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进提供了鉴戒;科举制完善发展,让官僚政治取代士族政治,并加强了中央集权,国家很少再出现大分裂局面;与其他朝代多实行思想禁锢政策不同,宋代私学兴起、理学昌盛,政治开明和思想包容可圈可点,令不少人为之向往,就连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都对其赞赏...
浅谈宋朝时期,科举制度下的儒学文化,演进与政治精英发展。
宋真宗在推动儒学文化发展上表现出了相当积极的态度。在他统治期间,他曾多次为科举考试设置儒学科目和考试内容。他曾下令:“其诸司官及州县僚佐之士,于本任所应试者,并依本朝故事试以儒家经义。”这一做法使得那些想要考取功名做文官却没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之人有了机会参加科举考试。四、宋朝政治精英的儒学修...
官家的心事,宋代宫廷政治如何影响政治与历史格局
层层掩饰下来,最后宋史中表现出来的,就是大家在政治上都很谦让,没有发生权力斗争。第一财经:这样的历史记载,给宋史研究会带来很大的难度吧?吴铮强:确实造成很多困难,比如当我意识到一个历史事件背后有很多谜团,想要去发掘时,没有更多材料可以参考,很多线索就会断掉。《官家的心事》里,我提供的很多材料都是边缘的...
王旭:宋代大型市镇的兴起与县域空间格局的变化
宋以前,县治不仅是一县之内的政治中心,还是唯一的经济中心。此时的地方经济中心与行政治所高度重叠,县域之内表现出鲜明的“城乡二元”结构,行政治所之外是广大的乡村,没有中间层级。为了维护县治在县域之内的统治地位,自发形成的经济中心往往受到压制。入宋以后,随着市镇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县内固有的经济格局被打破,...
曹家齐:宋代的交通形势与制度
宋代商业的发展对交通的促进,更突出表现在海上交通的发展(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鼓励商业发展自然是包括国内和对外两个方面,而对外贸易亦当是陆路海路并重,但多政权并存的政治格局却令宋朝在陆路对外贸易方面徒叹奈何!汉唐时期兴盛的陆上“丝绸之路”交通,基本被西夏、回鹘阻断。文献中除了能看到宋朝出使河西和西域的记载外,尚未发现宋朝有商...
从沉抑到奋起——唐宋之际东南士人的发展与意义
然而,若对东南进士的仕宦表现,以及唐末统治集团构成进行分析,便会发现东南士人并不能有效将其文化资本转换为政治成就。其间的最大阻碍在于,东南士人多为寒素出身,当他们投身为世家大族把持的唐末科场或宦场时,常得面临种种有形无形的阻碍。不过,从唐末东南士人的现存诗文看来,尽管他们多已意识到考场、宦场形势之...
刘复生评《从天书时代到古文运动》︱对北宋前期政治文化的新探索
在北宋中期的特定环境,古文运动是政治文化最深层的一种表现,它是新儒推动政治改革的有力工具。文体、学术、政治,古文运动是一身而三任的。作者是把古文运动作为一个“时代”来处理的,从而揭示政治文化演变的一个新时代,体现了作者对北宋政治文化的深入理解。唐宋古文运动断断续续地发生,在北宋中期形成高潮,“古文”...
政治、文化与社会:多元视角下的宋史研究与写作
但是,比如经济上的周折和曾经的萧条也是很明显的;另外,政治制度方面的专制和管控的方式,这样的变化带来的集权、专制、独裁,和唐宋以来的趋势相比,是严酷得多了。而且,我们也会看到,相对来说,人的发展空间、士人是否受到尊重,在蒙元以后,在明清时期,和宋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些调节机制逐渐丧失。有一些做蒙元史...
唐代城市发展与城乡关系变迁
城市政治属性表现在内部结构和城市发展各方面。体现政治权力的官邸处于城市中心位置,譬如“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三国志·魏书》记载,“凡帝王徙都立邑,皆先定天地社稷之位,敬恭以奉之,将营宫室,则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体现经济活动的市场则处于从属地位。《周礼·考工记》有关于城墙和市场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