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的愤怒:1987年红场飞机事件,蝴蝶效应摧毁强大的苏联
他一方面气恼鲁斯特的胆大妄为,另一方面也对苏联防空系统的“纸老虎”般的表现大失所望。这种窘境,直接暴露了苏联看似强大,实则脆弱的防御体系。这一次“突袭”成了巨大的国际丑闻,几乎是一夜之间,苏联高层就宣布对防空系统进行彻底整顿。数百名防空军队高官因此被解职,一场清洗旋风迅速刮遍军界。这场小飞机引发的“...
为何有人说:叶利钦是苏联的罪人,却是中国的大功臣?
在政治生涯的初期,叶利钦的表现完全符合苏联党内高层的期望。然而,随着苏联的发展,叶利钦开始对体制中的一些问题产生了质疑,尤其是对于党的官僚主义和僵化的管理方式,他逐渐感到失望。1970年代中期,叶利钦晋升为莫斯科市党委书记,在这个位置上,他尝试进行一些改革和调整,力求提升政府的效率。然而,尽管他在地方上取得了...
背叛斯大林,引导中苏交恶,赫鲁晓夫的存在为苏联带来了什么?
在接掌权力后,赫鲁晓夫开始谋划改革。他出身农民,对农业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决定从农业领域开始改革,试图打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僵化体制。赫鲁晓夫的政治生涯充满戏剧性。他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苏联最高领导人。这个出身农民的政治家,在掌权后积极推动改革,试图改变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他的上台标志着苏联...
戈尔巴乔夫病逝苏联解体三十年后,91岁的他仍为一事耿耿于怀
但在体制、决策和社会等宏观层面,苏联的衰败和解体非一日之寒,尤其在勃列日涅夫时期,体制僵化,经济低迷,军费沉重,两线作战,扩张过度,脱离群众……都程度不同地侵蚀着苏联的庞大机体。后续的改革失误,外部干预,更加速了这一过程。对此,多数学者对深入探究其中的原因乐此不疲,也无可厚非。毕竟,庞大的苏联...
苏联的特权特供
-脱离群众:特权阶层与普通民众生活差距过大,使得他们难以真正了解民众的需求和疾苦,导致决策与实际情况脱节,影响国家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使得党和政府逐渐脱离群众基础。总之,苏联特权问题是导致苏联社会矛盾激化、政治经济体制僵化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苏联的发展和最终解体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苏联解体前夕的历史虚无主义
当然,在勃列日涅夫时期,主要是在他执政的后期,苏联党和国家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是体制改革半途而废,政治、经济体制和思想意识日益僵化,领导干部腐败和严重脱离群众,以及对外扩张和大国沙文主义(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这些问题都是应当认真总结的。但是,这一时期苏联历史的进程并非一团漆黑。勃列日涅夫执政期前期的业绩应该说是很...
能和美国掰手腕的超级大国苏联,为什么在1991年正式宣布解体?
苏联政治体制改革长期又慢又差。斯大林时期高度集权,搞恐怖统治和政治迫害,大大伤害人民感情。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虽有改革,但效果却不咋地。前者盲目冲动引发混乱,后者时期改革停滞、体制僵化、矛盾积累。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改革激进,经济未成效就贸然行动,致社会秩序混乱、政治不稳加剧。苏联长期缺乏民主监督和言论自由...
苏联入侵布拉格,为何干净利落?
捷共中央的一把手,名叫杜布切克。他是1968年1月才担任党的最高领导人的。杜布切克热衷改革,反对僵化的苏联体制,不赞成计划经济而推崇市场经济,希望捷国内社会氛围和政治气氛更活跃一些。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名叫斯沃博达,曾是反法西斯英雄,他的政治主张和杜布切克相近。在保守派(亲苏派)头目诺沃提尼于1968年初被赶下台后...
美国是如何拖垮苏联经济的?
在一份被称为“苏联脆弱性评估报告”中,中情局经过分析得出结论:苏联僵化的体制与经济发展并不匹配,尤其是在石油经济领域,必须依靠西方的资金和技术,才能维持基本的工业生产。报告还详细分析了石油价格与苏联硬通货收入之间的关系,即每桶石油的价格增长1美元,莫斯科每年就可获得差不多10美元的硬通货,反之亦然。
30年前苏联解体时,世界各国是什么反应?
在国内,这些报道引发了广泛的公共讨论和学术研究,学者们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探讨其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潜在启示。特别是在高校和政策制定机构,许多专家开始研究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包括经济困境、民族问题、政治体制的僵化等,从而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