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慧眼:梅兰芳、荀慧生“龙套”之中选传人
跨过不惑之年的李玉芙,继续努力着。1984年6月,她演出了京剧《东方夫人》。此剧脱胎于梅兰芳的又一名剧《虹霓关》,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云溪改编并导演。改编后的《东方夫人》,塑造了一个刚强、正义,勇于冲破封建礼教枷锁的女性。剧中有大段流畅的演唱、精美的武打和风趣的情节。“梅先生在世,常鼓励我创新。
安倍晋三夫人的华人“男闺蜜”:人称小梅兰芳,06年陪同秘密访华
本来是“卖弄”下才情,表现自己的优秀,但吴汝俊没想到技惊四座,老师们更是拍桌而起,大喊道:“活灵活现,这简直就是小梅兰芳啊!”他深知梅兰芳前辈的优秀,谦虚的他不敢与其相比,但先前,默不作声的京剧院长开口说:“你要是跟梅大师生活在同一时期,定一较高下。”吴汝俊在众多老师的“怂恿”下,吴汝俊尝试着...
上海访谈 | 沈铁梅:我是否能像梅兰芳,靠的是后人去评判
那时我没有辨别判断能力,我在川剧方面像一张白纸,不知道好与不好,就像我最早学川剧《贵妃醉酒》,父亲要我看梅兰芳,我还觉得梅兰芳有什么好。我学川剧的第一个启蒙戏是《桂英打雁》,当时一唱老师就说这孩子不错,有京昆韵味。这是自然的,我父亲教我京剧发声,我又从小会模仿戏剧动作,京剧的美学观灌注在我血液...
「红楼影史」第一部《红楼梦》的影视改编——梅兰芳《黛玉葬花》
同《定军山》一样,梅兰芳版的《黛玉葬花》同样经历了由小说至戏曲,又由戏曲至电影的过程,但在由戏曲至电影这个过程中,除了布景及由“走圆场”改为“直行”之外,并未有根本上的变化,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在真实的园林中上演的舞台版《黛玉葬花》片段。但由于是无声片,表演的方式手段,比之舞台更有不如,在各种条件...
梅兰芳的静安缘
这是20岁的梅兰芳首次在沪亮相,非同一般。《武家坡》这出戏,梅兰芳与王凤卿合作多次,轻车熟路。演出开始,台帘一掀开,台下就来了个满堂彩。那段[西皮慢板]和对口的[快板]彩声不绝。观众对他的做功看得很仔细,出窑进窑的身段都有叫好声。王凤卿的唱腔则更是受到全场欢迎。这次演出非常成功,初战告捷。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8月09日 第 13 版)
如人人都能唱几句的《天仙配》,就是已故音乐家贺绿汀的学生时白林作的曲,“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唱腔设计,使黄梅戏破天荒有了二重唱;又如上世纪80年代,黄梅戏与电视、电影联姻,形成“黄梅戏”热潮等,均是如此(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可以说,正是这种对新鲜时兴的艺术形式的敏感和追求,才使得黄梅戏能始终与时俱进。
大师慧眼
跨过不惑之年的李玉芙,继续努力着。1984年6月,她演出了京剧《东方夫人》。此剧脱胎于梅兰芳的又一名剧《虹霓关》,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云溪改编并导演。改编后的《东方夫人》,塑造了一个刚强、正义,勇于冲破封建礼教枷锁的女性。剧中有大段流畅的演唱、精美的武打和风趣的情节。
“作家新干线·散文”张宝晶|朵朵梅花绽满园
许姬传是一位造诣精深的京剧史论家,也是梅派艺术的研究专家,还是一位书法家,自1931年成为梅兰芳的秘书后,他倾毕生之心力,全力辅佐梅兰芳,不仅为梅先生写书,还参于创编剧本、研讨唱腔、改编唱词等事务,最著名的《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就是由梅兰芳口述,许姬传执笔写成的。即使1961年梅先生逝世,在其后的数十年里他...
北京京剧院群英列传-一代名家
龚云甫唱腔重韵味,罗福山唱腔古朴大方,谢宝云唱腔挺拔苍秀,他兼取三家之长,并结合本身条件加以发展,创立了苍迈清越的老旦新腔,又称李派。李派演唱注重用气,对于换、偷、提、喷、吞、吐、收、放等各种用气之法安排得精细到家,无论是急促的快板,还是长拖腔的慢板,都能唱的气足神通,保持声音的圆润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