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值得收藏!
第十二章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译文:缤纷的色彩,使人眼睛都看花了;美妙的音乐,使人的听觉都失聪了;丰美的食物,使人的口味都伤损了;驰马打猎,使人的精神极度放纵;珍贵物品,使人欲行不轨。所以圣人只求...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解释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全书中,第一次出现了善这个字。善字,在后面的章节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不过后人注解道德经,几乎差不多都把善做善良来解,这是对道德经被粗鄙化解读。而一旦把很关键的善字理解成庸常流俗的人伦之善,那么后面的正本经,都根本无法正确的理解。一步错,步步错。事实上,道德经全书中,...
《道德经》第二章 原文注释、译文导读及故事案例(建议收藏)
太过执着于所谓的美丑,难易善恶。在老子看来,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无不是由对立统一的矛盾催生出来的。对立的两方面相互依存。并能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老子将这种变化看作自然的本质。宇宙万事万物从产生至消亡,无不处于运动变化之中。除了道宇宙间,再无永恒不变之物。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其对立面...
还原版《道德经》2.0(龙潭今语),生僻字有拼音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迲天下矣。第二十四章重为轻根,清为懆(cǎo)君。虽有环冠,燕处则昭诺。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懆(cǎo)则失君。故必贵矣夫以贱为本,必高矣夫以下为基。数至誉无誉,不欲禄禄若玉,落落若石。第二十五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róng)马生于郊。
刘先银经典点说:老子第24章不自是,《道德经》抱一为天下式与心智...
刘先银经典点说:陈琦南老子道德经研究24章,张轶西《道德经》与心智管理理想的行为规范,“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在《道德经》第24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我”、“自矜”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短暂而不能持久。不仅说明急躁冒进、自我炫...
专家水准的《道德经》汉英对照版重磅出炉!
其次,多数译者违背了忠实于原文的原则,翻译中随意按自己的片面理解和主观意愿增减变动,添油加醋,致使译本离老子原文原意“相差甚远”(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第三,几乎所有译本所依据的《道德经》原文文本本身就错误百出,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译文与老子真义的背离。现存于世的三百多个《道德经》文本,因历史上竹简错位、抄写错误、注释混入...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道德经第一章译文:道可道,非常道。在《道德经》一书中,道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道的含义...
《道德经》第二十、二十一章(原文+译文+提要+故事)
老子认为,贵贱善恶、是非美丑等种种价值判断都是相对形成的,而且随环境的差异而变动。在本章中,老子将世俗之人的心态与自己的心态作了对比描述。揭露了社会上层追逐物欲的贪婪之态,并以相反的形象夸张地描述自己。老子说这些道理,并非教我们带着尖刻的眼光,专门去分析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到底是“阿”是“唯”;而是...
《道德经》英语翻译的文化对比研究——以S.Mitchell译本、林语堂...
S.Mitchell译《道德经》1994年版杨鹏指出,哲学上的道本是虚无的,“道”字本身没有绝对的含义;固化道字翻译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中文中“道”没有爆破音,英文“Tao”是爆破音,相较而言译为“Dao”发音上与中文契合度高,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中文的原汁原味。(小编补充:关于“道”的译法,杨鹏先生原文为:关于“道...
从1916到2020:回首《道德经》百年西语译介史
从1916年到1969年的50余年里,西语世界共出版了11个版本的(9个译本)《道德经》,除了下文将提到的杜善牧版本,其余的皆为转译本,译者无法对比、考证所用译本的准确性,因而其译文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如果说转译本是对道家思想的“局部”的、“间接”的探索,直译本则能做到对道家思想“全面”而“直接”的解读。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