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的《别董大·其二》慷慨悲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董庭兰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琴师,曾被当时的给事中房琯邀请加入幕府。后来,房琯被贬出京,董庭兰不得不自己寻找生路,四处流浪。高适四十四岁那年,与董庭兰在河南商丘重逢,短暂相处后,两人再度分别,既有多年未见的好友重逢的欣喜,又有再次分别的不舍。离别之际,高适写下了两首《别董大》。其中的《别董大二首·其...
高适是人生逆袭的典范,才华不逊好友李白,这2首七绝手法精妙
在盛世唐朝中,若说李白是诗词的巅峰,那么高适就是人生逆袭的典范,前50年都平平无奇,常人在他这般遭遇后,大多不过是灰心放弃,而高适却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别董大二首其一盛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上联具景物凄惨,分别难以为情。...
同为送别诗巅峰,《送元二使安西》和《别董大》,都好在哪里?
提起唐代的送别诗,高适在送别好友董大时写的两首诗,与上面的名句比起来,不管是形态亦或是芬芳,也是不遑多让的,甚至是平分秋色的。高适这两首诗的题目都叫《别董大》,尤其是其中的第一首,更是送别诗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原诗如下: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高适其...
高适送别好友时写下一首诗,后两句堪称千古名句,激励世人上千年
高适《别董大》第二首诗如是写道:“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别董大》第二首后两句说的就是董庭兰的生活现状,意思是说他过着拮据的生活,开支用度捉襟见肘,连酒钱都付不出。这时的高适壮志未酬,浪迹天涯,时常处于困顿的境遇之中。但在这两首送别诗中,高适却...
高适一首诗难以超越,结尾是千古名句,堪称送别诗的巅峰之作
这种自信和豪情,让人深感振奋。因为这两句,我们熟识《别董大》。唐人习惯用家中排行称呼友人,董大就是家中老大。董大究竟是谁,已无法考证,不管他是董令望、又或是琴师董庭兰也罢,我们不必深纠,这都不影响我们读诗。高适,《后唐书》评: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滚滚红尘,芸芸众生。7首诗词:无情不成世界,无情不是人间
——唐·高适《别董大·其一》这首《别董大》写于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当时的高适仕途不达,在梁宋一带漫游(www.e993.com)2024年11月16日。在这期间前后,担任宰相的房琯被贬谪到地方做官,暂时离开了长安。包括董庭兰在内的房氏门客也受到牵连,不得不离开长安。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高适与董庭兰在梁宋相遇,怎能不感慨万千?
「党建阅读」康震:高适《别董大》
这两首送别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六年(747年),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当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当年冬天,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写了《别董大二首》。赏析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
未来讲堂|高适《别董大》其一 诵读:陈亮
别董大(其一)作者|高适(唐)诵读|陈亮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品赏析作品赏析撰稿人|冯倾城作者高适(700,一说704-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唐朝边塞诗人。天宝八年(749),进士及第,授封丘县尉。其后,辅佐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任掌书记。安...
高适《别董大》赏析
高适《别董大》赏析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首先,我们来了解作者与董大的一些情况。高适(700~765)是唐代著名诗人,字达夫,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他虽然也做过几次官,甚至安史之乱后当过刑部侍郎(有人说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官员)等大官。但好像在当官方面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