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出清公共风险的最主要手段
具体表现为:1.经济金融化改变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关系的底层逻辑,也改变了财政的运行机理;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出清公共风险的最主要手段,公共风险已经使得财政货币政策走向一体化;3.在实物经济主导的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地位交替变化;4.因循守旧过度强调央行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问题已不合时宜,公...
全面看好中国!财政政策有望“接棒”货币政策?
(2)政策工具:会议强调要加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在财政政策方面,对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使用,会议强调政府发挥投资带动作用。货币政策方面,会议强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实施有力度的降息。图:基建投资增速下行(信息来源:方正证券;截至2024年8月)基建是...
货币政策一马当先,专家争议财政加力靠刺激消费还是基础设施投资
财政政策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一方面是传统的财政政策通过政府投资来拉动;另一方面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将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财政刺激消费不等于发消费券。”他说。在盛松成看来,此次货币政策超出预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要维持下去,但最终决定中国股市和经济发展,单靠货币政策...
专访标普原全球副主席: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方面来控制通胀
他同时认为,应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待通胀,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方面来控制通胀。(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考点汇编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2、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关系3、降低税率与降低起征点的区别4、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的关系5、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6、降准解决的是融资难的问题、降息解决的是融资贵的问题7、提升市场主体资金实力不能降低经营风险...
华泰2025年展望|中国宏观:内需温和回升,外围波动加大_腾讯新闻
一、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实际“松紧程度”是今年内需增长波动的主要原因2024年,中国增长路径可能最终呈“U”型,即一季度和4季度增长较高,而2-3季度偏弱(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4个季度环比增长差异较大,主要是源于内需波动,而外需对增长形成一定程度上的支撑。2024年内需波动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宏观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扩张/紧缩的节奏,...
2024年经济工作安排来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有哪些新内容?稳房...
财政政策上,专家认为财政政策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加大政策扩张力度,巩固经济回稳向好基础。货币政策上,“精准有效”的提法首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出现,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结构性工具有望发挥更大作用。此外,中央经济工作还指出要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
央行:货币政策将从三方面发力
在价格方面,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要强化货币政策和财政、产业、区域、科技政策等之间的协调配合,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系列报道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政策问答·2024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盛松成:关于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消费的几点思考
消费市场的稳健增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供需两端协同推进。在需求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精准施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信心;在供给端,则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丰富消费供给,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只有当供需两端形成良性互动,消费市场才能逐步企稳并迈向高质量发展。
央行二级买卖国债探讨: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
分析师认为央行直接承接概率较低、间接支持概率更高。央行配合财政发债,国债供给冲击降低,供求关系改善,有利于利率水平的稳定甚至下行。核心观点今年以来,央行买卖国债的话题频频在官方语境中出现。我国的货币政策总体上是“结构性短缺的流动性管理框架”,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准等方式主动投放基础货币。现行法律允许...